大军启程后,窦准立即命三队斥候分别前往少华山、华阴县和西陵道三处探察消息。
身为潼关守将,过往战场经验比起林冲来只多不少,此刻窦准心中清楚,刘法虽然已是穷途末路,但毕竟手握重兵,仍然不可小觑,而且刘法手中兵马皆是他麾下亲兵,绝非寻常禁军可比。只有掌握了最新最全的情报,才能制定出最有效的作战计划。
斥候领命而去,而窦准和林冲则领着大军徐徐前行。林冲过往也确实没有指挥数万大军作战的经验,此刻也不好指手画脚,只是静静在一旁观察窦准的一言一行。
而岳飞待在二人身边,更是好奇的四下张望,又不时得凑上前来,听听窦准都说了什么,做了哪些安排之类,但自己并不发表任何看法意见。
几日后,三队斥候陆续顺利回报,带回了三个方向的消息。窦准知晓此事事关重大,又多少与林冲有些关系,自己一个人拿不定主意,于是还是将林冲和岳飞一起请来商议。
毕竟之前听林冲提起过,此次前来潼关之时,已将亲友家眷全数送往少华山躲避,此刻刘法率着参军杀奔少华山,恐怕正是为了林冲家眷而去。
虽说少华山易守难攻,但毕竟这是一群乌合之众,虽说林冲将少华山的防御工事说的如何天花乱坠,但窦准始终认为修的再好,也只不过是一处草寇聚集之所,能比得过潼关这座矗立千百年的雄城?
况且刘法手中皆是精锐亲兵,就连寻常禁军战力都不是其对手,更何况一群乌合之众?眼下如何应对,确实是个棘手难题,还是与他二人商议以后再做定论为好,免得日后坏了情分,不好相见。
片刻之后,营帐之中,三人坐定。只见窦准一脸严肃的对二人道:“今日早些时候,探子传来回报:刘仲武于四日前已将华阴县内存粮仓库尽数烧毁,刘法大军自带粮草不多,因此已于三日前离开华阴县,向西陵道方向进发。据传闻应是打算投往西夏。
但刘仲武将军早已在西陵道上布下重重关卡阻击刘法大军。刘法往西夏而去,自是必须经过西陵道,双方在此处发生激烈交战。但因刘仲武将军地形极其占优,又提下设下埋伏,虽然兵力少于刘法,但依然将刘法打的大败亏输,最终刘法大军损失惨重,未能突破西陵道。如今刘法已率残部转攻少华山而去。
另外,童贯大人至今没有收到任何消息,既不在刘仲武军中,竟似也不在刘法军中,下落不明。”
窦准说完,三个人皆是眉头紧锁。
正在三人思索之际,忽又有仆从来报,言说刘仲武派人送来信札,窦准闻言,立即命人将来使请入账中。
不多时,来使进入帐内,正是刘仲武副将赵猛,对三人一一行礼已毕,便将怀中信札掏出,递与窦准。
窦准也不再谦让,直接一把接过信札,迅速拆开阅读。不多时,窦准阅信完毕,苦笑着对林冲等人道:“刘仲武将军在信中言说,他手中兵力有限,为防止刘法投奔西夏,只能在西陵道坚守不动,断其归路。至于剿灭刘法叛军,便全赖我等之力了!他能做的,便是将副将赵猛留在我军之中,帮助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