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6章 有教无类(1/2)

第296章 有教无类

春和景明,暖日高悬。

东昌城内,驿站檐下风铃轻摇,发出清脆声响。

黛玉与钰凝并未参与查案,在驿站之中暂且安歇。

她们心中牵挂着恩县的女孩们,也牵挂着更多像恩县的女孩一些在苦难中挣扎的女子。

救,只能自救。

出了恩县,黛玉一直在想,到底应该如何?

如何才能让她们过的好一些。

在看到浮影居士给她的玉佩过后,她下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她要办一个女子书院。

其实,女子书院并非新奇事物。

唐朝时,文风昌盛,就有专为女子而设学府。

那时读书求学并非贵族女子的专属特权。稍微富裕一些的,都能去学府读书。

女子学院里不仅教识问学子,也教针线绣艺,厨房诸事。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转,岁月的变迁,朱程文学逐渐兴起,女子书院也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沉寂。

程朱为女子设立限制 。

他们说,女子要三从四德,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要遵循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他们也主张以德为重,学习次之。

女子目不识丁,他们倒是读尽了圣贤书。

他们还说,男女有别,限制女子的社交活动,束缚女子的自由,让她们难以发挥更大作用。他们还说,从一而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让女子一旦嫁人,都无法摆脱婚姻的束缚,可是这些束缚只给了女子。

如今的黛玉偏不要。

这事艰难,可她想去做一做。

更何况,如今的她可不止只有自己。

皇后娘娘,长公主,还有京中许多的夫人小姐。

她们陪着她呢。

女学之事黛玉还想着呢,就收到恩县寄来的书信。

本以为只是寻常的汇报,告知恩县女孩安置的情况,未曾想竟有意外之喜。

在那叠信件之中,有一封来自她们从恩县知县公子手中救下的商户女子。

对,就是那位将女孩们安置在自家庄子上的那个。

她姓周。名好。

周好家家世代行商,虽算不上富甲一方,但在周边地区也有些往来,消息颇为灵通。

在恩县偶然听闻黛玉等人在探查铁矿之事,她想起往日在家时听父亲说过的一些事儿。

她在信中写道。

“不知郡主可曾听闻‘哑矿’?所谓哑矿,乃是已被发现,却因开采难度过大,尚未上报官府,暂且搁置一旁的矿产。不止东昌府,其他地方亦有许多哑矿。据我家行商所知,这些哑矿实则已有人在暗中开采。郡主若想探寻铁矿的秘密,不妨查查哑矿,或许能有所收获。”

读完信黛玉,心中暗叹: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她立刻派人将信转交给林景晏。

林景晏立刻差人唤来熟悉矿务的幕僚询问哑矿之事,果有其事。

但凡有矿产之地,自然有易开采的,也有难开采的。

这些开采难度大的哑矿,官府并未安排专人看守,就那么闲置着。

但稍有门道的人都清楚,有些开采难度不算太大的哑矿,早被心怀不轨之人盯上,为谋取私利偷偷开采。

林景彦当即将调查重心转移到哑矿上。

一番探查后,不出所料,东昌府下哑矿数量惊人,且不少矿石流向与东昌知府有关。

不过,林景彦得知此事后,并未声张,只暗中派人继续查探。

夜里,林景彦从府衙直接去了驿站,为了后续的查探,他们要离开东昌府,前往青州了。

因为这些日子东昌的事儿闹的太大,那些人的头缩了回去,他们要走了。

给他们留足了空间。

东昌这边留下人手私下查探,以免打草惊蛇,这东西出来了,总要找到流去了何处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