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距离张建华搬进独院已经几个月了。
在没有其他人为因素的打扰下,金属加工机械制造技术的研发速度逐步加快,已经进入了尾声。
……
1961年8月。
红星轧钢厂,金属机械制造研发车间。
所有人都紧张的盯着仪器,张建华正在测试着合金材料,若是合格便可以组装金属机械制造器,生产金属加工机床。
一旦功成,国家工业化的道路将会向前推进一大步。
看着最后一项指标也达标了,所有人都大声呼喊起来,兴奋异常。
“成功了,咱们成功了。”张建华也是一脸的振奋。
这个合金材料已经卡了大家三个多月了,是研发以来遇到的最大困难。
这个困难克服之后,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和调试了,不存在不成功这么一说了,这也是大家兴奋的原因。
等众人兴奋过后,张建华这才开口道:“同志们,截止目前咱们研发已经过去了一年多。
这段时间大家经常性的加班,没日没夜的工作,辛苦大家了!”
“张组长,我们不辛苦,您才是最辛苦的那一个,若是没有您,就没有咱们眼下的成功。”副组长马宁开口道。
“这些话先不说了,眼下距离国庆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我希望同志们再加一把劲,争取在两个月之内生产出金属加工机床,向党中央报喜。”张建华开口说道。
“是。”众人热情高涨,恨不得现在就展开工作。
不过张建华也明白一张一弛的道理,决定给大家放半天假,舒缓一下,因为接下来大家又要忙起来了。
研发小组休息了半天之后,又投入了工作之中。
一个月之后,在众人的努力下,终于生产出了第一台纯国产的金属材料加工机械制造器。
由于时间紧迫,大家顾不上庆祝,接着开始生产金属加工机床。
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终于赶在了国庆之前生产出了第一台国有的金属加工机床,且技术指标直接追上了欧美发达国家。
“张组长,咱们这是成功了?”马宁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
“是啊,成功了!”张建华感慨的说道。
在拥有全套理论知识的情况下,他带着这么多人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制造出金属加工机床,可想而知那些没有技术理论项目的困难性。
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我国的科学家竟然能后来居上,大部分技术追上甚至超越了欧美发达国家,可见科学家们的伟大。
随着张建华的话音落下,众人彻底回过神来,接着就是放声的高呼,就是其他车间都能听到。
“这是哪里来的声音?”李怀德问道。
“李厂长,应该是张工他们车间的声音。”秘书高锦龙听了听声音的方向,判断道。
李怀德心中微微一动,暗自嘀咕道:“该不会是岳父所说的项目研发成功了吧!”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项目成功,那么领导们一定会来厂里验收。”李怀德眼睛越来越亮,当即拿起电话拨了出去。
“安主任,我是李怀德,来我办公室一趟。”李怀德拨通了后勤主任的电话,他早在去年就提拔为副厂长。
他之所以叫后勤主任,就是让他给研发人员准备一桌庆功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