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城里开始养殖,所产生的垃圾、粪便也制成肥料送往各个新农场,农场生产的玉米红薯土豆又养活了城里的人和牲畜,倒是闭环了。
虽然生活水平降低了很多,但大家都知道这是特殊时期,熬过去就能好,并不是真的末日,倒也还算安稳。
而且因为农场都是大棚种植,这些作物一年都可以种两次,产量又大,倒并不担心会饿死人,甚至还有余力可以支援国外或者拿去交易。
县城也多了一些生机,一些比较重要的市容地段开始出现了少量能经受住重酸雨的绿色植物。
杜鹃花在山上长得不错,不过还没有开花,倒是茉莉的量虽然不多,也开了些小小的白花,清香怡人,香味飘的整个山村都有了一丝丝悠然的茶韵。
山上虽然少了以往郁郁葱葱的山林,却还是绿了些, 大家这才发现这种杜鹃花比那些茉莉和茶树都长得要好,但又是以前没见过的品种,便以为是酸雨催生的一种变异新植物。
还有花卉专家专门挖了几株回去研究,发现比市面上最耐酸的植物还要耐酸,又喜欢阴凉湿润的环境,更是证实了这种说法。
因为不知道这植物开不开花,就有人叫它“酸酸草”,意思是喜欢酸雨。
温月哭笑不得,这什么奇葩名字啊。
可她也不能说这能开花,叫杜鹃花,只好假装听不到。
村民们将酸酸草剪枝后扦插到更深处的山里,也在村里和家里都栽种了不少,整个山村都多了几丝绿意。
温月每次做的事都尽量带着村里人一起做,但得益于她囤积的物资和空间水的滋养,别人家吃菜都难,他家却天天换着各种肉吃,精细粮也从没断过。
温月还时不时炖个药膳给家里人补身体,可以说比灾难前的日子都好了许多,楚家几人的精神面目还是渐渐和村里人显出差别来。
其实现在靠坡村已经比很多村要富了,他们大棚建的早,建的人也多,一年多时间积累下来,慢慢就成为县城附近最大的一个水果产地。
这年头,只要是地里种出来的东西都价贵,一时不觉得,现在竟也是有名的富裕村了,好多外村甚至穷一点的城里人都愿意嫁过来。
但村里保下的那些果树今年的收成也更差了,几乎只有好年头的一半,品质也没以往好。就是这样,也是供不应求。
但温月家水果比别家结得更好,在超市卖的也比水果商收的价格贵,家里又从不缺吃食,他们家就渐渐成为了村里的富户。
爷俩都面色红润,身康体健,精神奕奕,加上温月动不动就开着汽车往城里跑,好像赚了什么大钱似的。
楚家也就渐渐地招了人眼。
这天中午,一家人刚吃完饭准备午休,村里的红婶上门了。
温月看到她就皱了皱眉,有种不好的预感。
红婶在村里是专门给人说媒的。
果然,红婶意思的喝了一口水,就迫不及待的看了温月一眼:“七月丫头有24了吧?”
温月:“23,还有半年才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