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21章 更加精准(2/2)

老人笑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好啊,好啊!我这把老骨头,还能为国家的工业化出一份力,值了!\"

正当众人讨论正欢时,李长生突然示意大家安静:\"请看,机床正在进入最关键的精加工环节。\"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正在运行的机床上。此时,它正在用一把极细的刀具,对那个复杂零件的某个关键部位进行精加工。刀具的进给极其缓慢,几乎看不出移动,但就是这种近乎静止的精确控制,才能达到最高的加工精度。

\"这个部位的加工精度要求达到0.005毫米,\"李长生解释道,\"传统工艺下几乎不可能实现如此高的精度,尤其是在这种复杂形状上。\"

质检员凑近机床,通过放大镜观察加工过程,脸上的表情从专注变为惊叹:\"天哪,看这表面质量,简直像镜面一样光滑!\"

李长生微笑着点点头:\"这正是数控加工的优势之一——稳定的切削参数保证了最佳的表面质量。\"

他转向在场的军工代表:\"这种精度的提升,对于武器装备的性能将带来质的飞跃。比如导弹发动机的涡轮叶片,精度提高0.01毫米,可能意味着效率提升5%,推力增加10%。看似微小的进步,在实际应用中却是巨大的优势。\"

军方代表们交换了一下眼神,神情变得异常严肃。他们深知李长生所言非虚,在现代武器系统中,精密制造能力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我国的底子薄,起点低,\"李长生继续说道,声音中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但有了数控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直接跨越几个技术代际,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他环视全场,目光炯炯:\"各位同志,我们面前的道路还很长,困难还很多,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

京城上空繁星点点。

国家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实验车间灯火通明,数控机床依然在运转,发出低沉而有节奏的嗡鸣声。与清晨相比,车间内的人数不减反增,消息不知怎的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官员赶来一睹这台神奇机床的风采。

下午四点,一辆黑色轿车悄然停在车间外。从车上匆忙下来的是机械部的几位高级官员,领头的正是徐文达部长,他五十多岁,头发已经有些花白,脸上的严肃表情掩盖不住眼中的好奇和怀疑。

\"真有这么神奇吗?\"他一边快步走向车间,一边低声问身边的秘书,\"不会是夸大其词吧?\"

秘书紧跟着部长的脚步,小声回答:\"报告说这台机床能自动完成高精度加工,无需人工操作,而且精度超过我国最好的技师十倍。\"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