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丢失的文录,定不会出了雾海,如果不出意外,就是在野坟底下藏着。那野坟李礼是不想再进去一次了。奈何。
近七百年来,一直有个传说在各路鬼道士间流传。
传闻,千年前有一七阴鬼,被鬼族尊王。是时玄地还没划分出众多区域,天地间遍布阴怨之气,人鬼共处,厉鬼横行暗无天日。传闻中的七阴鬼是一个极阴狠又恐怖的存在,他所主导的世界,只有疾病、灾难和死亡。
那时,人类沦落为玩物和蝼蚁,黑暗的深渊几乎吞噬整个玄地。直到有一个鬼道士的出现。
此道士无门无派,漂泊于世。他因天赋异常而无师自通,只是虽然他法力高超却依旧不敌七阴鬼,最终他以自己的身体为界,将七阴鬼困禁,他更是落地为深林万山,隔出了一片净土,便是现在的州核。
也因七阴被困,先后灭鬼争斗爆发,鬼族势力大减,近乎瓦解。
只是,鬼道士的自我牺牲并没有彻底结束这个噩梦,他赴死前告诫后人,自己的法力只能将七阴鬼困禁百年,百年之后他便会破除结界重现于世。他命其后人立誓,定要世世代代封禁七阴鬼,直到找到永远镇压七阴的办法。
李礼怎么都不会想到,赵家,就是传说那个古老神秘的家族,颠覆玄地的鬼道士的后人。
百年一轮回,三代为一期,这个百年,就正好落在了天伦之乐两兄弟身上。赵家一家子鬼道士不假,可在那两人身上,李礼从没感觉出一丝同类的气息。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两人的能力被双双封了起来。因为什么,他不得而知。
阴冷的地下,忽略着身边呼啸的怨声,李礼丝毫不分神地快速穿梭着。他身影飞快,几乎看不到身形,等能再次看清他身影后,他已经持着一册保存完好的书册,落在了北街上的一处房顶上。
夜风萧瑟,秋虫凄喧,周围人丿不见。
姥姥口中的文录,详细地记录着六代赵姓鬼道士的生平,关于引魂或是引魂的方法却只字未提。李礼细读一遍,便渐渐猜出了些其中的奥秘。
文录中描述的,六位道士的生平,是极其相似,又或者说是循环往复的。
李礼由此推断,除去初代道士,剩下的五人也都经历过引魂,一代归并一代,将先人之魂引回体内。而这引魂的方法,重点便在于那些“相似”中。也就是说,已经引魂成功的这五人,都经历过相似的、因果相承的历练,就如同前世今生的轮回。所以赵之乐和他们也一样,只要历练结束,引魂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这样看来,引魂说困难也简单,只需要有个人在其中稍作指点,这一代,无疑是祖爷爷充当着这个角色。至于为什么历代都要经过引魂,李礼想一定是为了归并法力。
如果赵之乐引魂成功,那他将综合六人的法力,也就是历代接替者中法力最高的一个,犹如修行七世。
文册上记载的这六位先人,以自己身体为封印时最小的才十三岁。可想而知,赵天伦和赵之乐兄弟俩一出生,赵家该是迷茫的。
因为他们不知该往谁身上引魂。直到他们十六岁,这之前,两兄弟形影不离,遇事所谓差不出分毫。之后,他们中一人殒命,这才真的给了他们一个指示,才确定谁是真的接替者。
赵念怀那一代,七阴鬼就被困在赵宅旁边,那座绕山寒潭中。李礼将他的部分细读了几遍,进了野坟遇见王亦怀、借命、招惹上白猴等等一切便一一对应了上去。只是以事件来看,赵之乐入了野坟,该是对应赵念怀年少时入野坟救人一事。他要是按着赵念怀的生平引魂,这个年纪时,身边该出现一个“王亦怀”才对。
李礼思绪飞转,后慢慢眯起眼睛来。他忘了一个人。
钱左右。
合上文册,李礼心下起伏,这世界,果然没那么多巧合。他想,那人应该也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的一生,竟是被安排好的、循环往复的一生,他的二十年,有多少是掺杂着设计的,谁都说不清楚。如果有一天他了解了这些,该是怎么样的滋味呢。
祖爷爷让他留到赵之乐二十一岁,想来那个时候,便是七阴鬼重现于世的日子了。
李礼觉得可笑,他一直以为那场“交易”中自己是赢利的一方。现在看来,倒像是被狠狠骗了一把。
至此他也明白过来,为何那隐秘的气息会干扰赵之乐,想来他被锁了六百年,早就迫不及待想要除掉让他恨之入骨的后人。索性赵之乐选择的是乱林,如果他选得是绕山寒潭,能力被封禁的他落在蛰伏多时的七阴手里,天下将乱。
赵念怀那世让白猴学着去爱,赵之乐这世白猴为他挡下一击,伤人的小鬼又带着赵念怀的银烟杆,可谓因果缠绕,不可分不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