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坐在床边,握着做了一半的肚兜兜静默不语,一边流着泪,一边感伤自己命苦。
雪雁气愤道:“紫鹃你别胡说,别说有了新夫人小少爷,就算来了天王老子,我们老爷最疼的还是我们姑娘!”紧接着她又劝道:“姑娘,你别哭了,老爷要是不疼你,何苦每月两封信千里迢迢往这边送,就怕你多心思伤身体,就连新夫人不也得写信讨好你!”
紫鹃委屈道:“我说的有错吗?那毕竟姑娘也是女儿家,继承不了林家,这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爹,你看着府里丫鬟有了后妈的,哪一个过得顺心了?”
两个丫鬟争执地不可开交,最后还是王妈妈过来了,和事佬一做,劝了这个劝那个,两个丫鬟又顾忌着林黛玉,才没再争执下去。
林黛玉靠在床边默默流泪,心思百转千回,其实她对张默心里不是没有芥蒂的,毕竟她占了自己母亲的位置,父亲也要被她分去了,哪怕再喜欢将要出生的弟弟,可她还是会担心,一旦有了弟弟,她是不是真的就只剩下自己了?但一想到父亲和新夫人对自己的好和关心,黛玉内心也在自责,自责于自己的小肚鸡肠,连个孤苦的被人算计的女子也容不下,而且这个女子还是如此好脾性的,更何况她对自己的关心也不是假的。
黛玉纠结了又纠结,终于把自己弄病了,第二天就发烧说了胡话,急得雪雁就偷偷送信去给了林家留在京城的小厮,小厮又快马加鞭地把消息送往了江南。
要不是有宝玉闹着要来看黛玉,黛玉生病可能又会被别人私下里说小性犯了,让她缓缓就好了。
贾母一看黛玉病了,哪怕跟林家起了龃龉,但到底还是心疼她,派王熙凤拿了名帖去请了太医。
太医一摸脉就说:“姑娘心思郁结,久而化火,又勾起了旧疾,想要根除还是要多多放宽心才是。”随后开了五付药,并嘱咐过两日会派药童随诊。
林如海那边虽然知道消息时黛玉已经好了,但还是了解到了起因经过,没想到他和张默几个月的努力,就被贾母三言两语挑拨得功亏一篑,又气愤黛玉不信自己这个当父亲的,不由得有点泄气,要不是张默在一边劝服,说不得都懒得管了。
张默觉得黛玉年纪还小,毕竟只有岁,在那样一个复杂的环境,除了外祖母之外没有一个人真心对她,就连外祖母对她的真心也有限,想想这样举步维艰,还对她有诸多要求,这不是过分了么?
所以孩子还是要自己亲自教导的好,前几世张默生的或是原身带来的孩子,都是张默自己手把手教导大的,不说日后成功与否,但都性情颇好。
林如海又给黛玉写了一封信,只道今年过完就到了任期,就会举家上京,到时一定会接她回家云云,又给她捎了总值五千两的银票,让她在银钱上无后顾之忧。
张默也写信给了黛玉,倒是没提贾母挑拨之事,只是在说让黛玉好好照顾自己,老爷常夸黛玉如何聪慧,希望她以后能多多教导弟弟,等弟弟长大了,也是姐姐的依靠云云,反正极尽安抚之意。
那边林黛玉收到了信,刚调整好心情,这边张默就发动了起来。
信一来一往三个月有余,张默的肚子已经九个月了,因为上辈子学了医,又生过带过孩子,所以张默很淡定地准备着所需物品,镇定地都让林如海侧目,毕竟她一点也不像一个初次当母亲的角色。
张默失笑道:“生个孩子罢了,紧张什么,疼一疼不就出来了?”张默说的轻松,可还是安抚不住林如海,毕竟贾敏两次生孩子林如海都赶了回来,贾敏叫得撕心裂肺的,听得林如海汗毛直竖!
无论怎样,双胎早产,九个月就要迫不及待地出来。林如海急得满头大汗,飞快从衙门赶了回来,累得轿夫都气喘吁吁。
整整一天一夜,林如海都站麻了腿脚才看见两个稳婆抱着两个孩子出了来。林如海扫了一眼安稳睡着的儿子们就让大管家给稳婆派了红包,他轻问了一句:“夫人如何了?”听到稳婆说夫人平安,他才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