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杨清月十分的低调,可是,她的名声,早已在这个矿区家属院里面,如雷贯耳。
大家都知道,从陕北甘泉矿区家属院,搬家下来一个厉害的女人,
这个女人,年轻的时候死了丈夫,因为家里没有了经济收入,而被迫捡垃圾,扫马路,烧锅炉,卖吃食……
虽然,日子很苦……
虽然,困难重重……
虽然,杨清月的三个女儿,尚未成年……
虽然,杨清月只是一个从农村出来,没有学历的家庭主妇……
可是,她愣是以坚韧不拔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一穷二白,到现在成为了这个矿区家属院里面,数一数二有钱的女人。
给儿子带孩子的女人,激动的上前,握着杨清月的手,说道:
“原来,你就是杨清月,我早就听说过你的故事了,
可是,我一直没有见过你真人,
今天,见到你真人了,真的好激动啊……”
给女儿带孩子的妇女,喜出望外的看着杨清月,说道:
“杨清月,你的故事,真的是太励志了,
之前,我一直以为,你是一个人高马大,身体强壮的女人,
不然,你也干不动,那么多体力活啊……
可是,当我见到你真人之后,我才知道,你是一个个子不高,如此瘦小,并且面色和善的温柔女人……”
领着孩子的年轻母亲,更是向杨清月学习的,说道:
“杨阿姨,我没事了,一定要向你学习,学习你身上那种坚持不懈,不服输,不认命,坚信靠着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命运的那种毅力……”
杨清月听着周围人的夸奖,她惊讶的,说道:
“没有想到,大家都认识我啊……”
话毕,杨清月谦虚的,
说道:
“我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厉害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大家都把我夸上天了……”
说着,杨清月就呵呵的笑着。
当周围人听到,不远处那个用小背篓,背着孩子的女人,是杨清月的时候,
更多的人,围绕了过来。
大家看着杨清月,好奇,关心的问道:
“杨姐啊,难道你现在,不做生意了,专心致志在家里面,给女儿带孩子吗?”
杨清月年轻的时候,如果被大家这么围成一圈看着,她肯定会害羞得脸红脖子粗……
可是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使这样被大家看着,她也能够心平气和,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回答大家所有的问题。
杨清月笑着,说道:
“相比摆摊做生意来说,我觉得,给女儿柳燕带孩子,更重要,更能体现我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一个吃过杨姐麻辣烫的石油工人,笑着问杨清月,说道:
“杨姐,我在甘泉家属院的时候,还曾经吃过你做的麻辣烫呢……
难道你现在,真的就什么也不做了吗?
真的是,可惜你做饭的,那个好手艺了啊……”
听到眼前的石油工人,竟然吃过自己做的麻辣烫,
杨清月仔细看着她,高兴的说道:
“没有想到,还能在醴泉矿区家属院里面,遇到一个老顾客,真是幸福啊……
我现在,主要给我女儿带孩子,什么事情,也不干了……
至于做饭的手艺嘛,我从来没有觉得,我做饭好,也没有觉得,我做饭有多么的好吃……”
说着,杨清月就咯咯的笑着。
一个经常去杨清月摊点上,吃盖浇饭的采油工,看着杨清月,大声的问道:
“杨姐,我现在,还怀念你做的盖浇饭呢,
那味道,真的是太好吃了……
你要是,能在咱们礼泉矿区家属院里面,开一家盖浇饭馆的话,那我一定天天去你的饭馆吃饭……”
听着眼前采油工的捧场,杨清月笑着告诉她,说道:
“饭馆,我是不会再开了,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
如果,你要是喜欢我做的盖浇饭的话,那么你可以来我家里面,一起吃饭,欢迎你哦……”
说着,杨庆乐就把自己家里面的门牌号,告诉了眼前这个采油工。
除了好多人关心杨清月,是否在做生意之外,也有好多人,对杨清月背上的小背篓,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因为,礼泉矿区家属院里面的人,大部分都是西北人,
所以,大家普遍没有见过,用小背篓背孩子的这种情况。
而杨清月也是耐心的,给大家解释,用背篓背孩子的好处,以及方便。
随着小婴儿安安的慢慢长大,杨清月用小背篓,背着孩子,在矿区家属院里面转悠的样子,也逐渐成了一道风景线。
更有好多替儿女带孩子的老年人,也效仿杨清月的样子,用小背篓,背起了孩子。
现在的杨清月,虽然没有继续创业,
但是,她觉得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尤其是现在,给大女儿帮忙带孩子,每天用小背篓,背着孩子到处逛,享受这种天伦之乐,真的快乐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虽然,带孩子很累,也很麻烦,有时候,还要为孩子生病感冒发烧,而提心吊胆。
可是,杨清月却觉得,只
要看到女儿和孩子高兴,那么自己,就是幸福快乐的……<!--s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