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74 章(2/2)

吴美琳笑着叹了口气:“原本我还想提醒你的,看来你比我活得明白,那就好。咱们年纪都摆在这了,他们年轻人的事,我们最好不要参合。当然要是儿子做了什么触底线的事,你这当妈的到时也不能护短,得把态度拿出来。”

“吾晓得了,”卫娟拍拍她的手:“吾早就跟薛子亦说过了,他要是敢有什么外心,吾也不要他在外头闯了,回旮跟吾种田。看他长得人模人样的,种个一两年田,他要是还有个人样,就算吾输。”

卫娟这话刚说完,小南跟薛子亦就推着薛奶奶从门诊室里出来了,而薛子亦恰好把他妈那话听进耳朵里了:“你在家没事,是不是整天就想着怎么对付我呢?一天一个样,从来没重复过的,哈哈……”

“吴阿姨好,”小南也憋着笑呢:“郝医生已经帮奶奶看过了,说是可以回家了,不过还是要注意,暂时不能动作太大,我去拿药,你们……”

吴美琳抽过小南手里的单子:“走,我们一块去,今天再给你妈妈跑最后一趟了,以后想见都难喽。”

“不会,”小南挽着卫娟跟在吴美琳身后:“上海离老家又不远,我们还会回来的。再说了您要是有空,也可以跟叔叔一块来上海找我妈玩呀,到时我作向导,包吃包住包玩。”

“这我先记着,”吴美琳在医院工作三十多年了,见过的人比吃过的米都多,卫娟子这儿媳妇虽然是城里人,不过待人是挺真诚的:“等我退休了,还真想出去外面跑跑,开开眼界,不然这辈子就没了。”

“行,到时您记得联系我妈……”

在家里歇了一天,卫娟就去村里找了余二奶,请她帮忙看房子,每周打扫一次,一个月500块。她之所以把这清闲活给了余二奶,除了因为她干净勤快没心眼,还有就是她需要这份收入。余二奶跟她家老奶一样,都是苦命人。

等到收拾东西的时候,薛子亦跟小南两口子是一脸的无奈,卫娟跟薛奶奶是什么都想带,但可惜啊,薛子亦车太小。

“这个铁锅带着,到时候做鱼锅贴饼的时候不就拿来就用吗?”卫娟一手拎着锅边,踮着脚扫视着被塞得严严实实的后备箱:“有没有地方放的?”

“没有,”薛子亦真是服了他妈了:“这锅我们家就有,小南在网上买的,不但看着比你这锅美观,用着也趁手,您就发发善心让您手里这锅颐养天年吧。”这词还是昨晚陪她们看电视的时候学来的,也算是活学活用了。

“那不是用钱买的吗?这锅好好的,还能用个几年,”看了好一会,无奈还真没地方可塞了,卫娟抿了抿嘴终是放弃了,低头看着那口黑/锅,还是有点舍不得扔,也真是的,以往老有收废铁的走门前,今个不晓得人哪去了:“拿去送给后头小村子旮,放旮不用,时间一长就锈没得用了。”

“可以的,”只要他妈不再想着把这锅往他车里塞,她想怎么样都行,薛子亦接过那口锅:“也没什么东西了,把家里门锁好,我们一会就走吧。”他看着几乎被塞得没有一点缝隙的后备箱,不禁笑了,看来他妈是真的把这车当成小货车了,他是不是应该考虑下告诉她这车的价格呢?

“好”

车子跑在高速公路上,路两边刚出嫩叶的树跟飞似的一闪而过,卫娟不禁感叹道:“吾以前也去过上海,在那边电子厂里打工。那时候还没结婚,路还坑坑洼洼的,要是倒霉遇见下雨天,那就完蛋,更不要谈那个大桥了,过江都是要靠大船,从旮到上海足足要一天。现在你们看看这路修得平平整整,四、五个小时就跑到上海了,一天能打个来回,还早早到旮。”

“是啊,”小南坐在副驾驶上,扭头看向后座的两位:“所以呀,你们要多出来走走,不出来是不会知道外面的变化有多大的,从电视里看是看不出什么的,亲眼所见才会感到非常震撼。”

“现在出来了也不晚,哈哈……”

下午太阳还没落山,他们一家就到了上海的住处,卫娟穿着拖鞋扶着薛奶奶在家里转了一圈,两人还有点拘谨,回到沙发上坐着,手都不知道放哪:“这旮真像电视里放的,房间里铺的全是木地板,窗户外头就是东方明珠,漂亮,真漂亮,”她抽了抽鼻子,虽然周围的环境都很陌生,但看着儿子两口子忙里忙外地给她们收拾房间,心里又很踏实:“吾们在这住几天,就搬去南南那个房子……”

“妈,你们先在这住着,等奶奶完全康复了,我们再搬去后面那套房子,”小南怎么会不明白她婆婆的顾虑,不过这真的是她多想了:“这段日子,我们有空就带着你们先熟悉熟悉周边,适应一下上海这边的生活。等你们完全适应了,再搬出去,我们也放心。”

“小南说的对,这边也是家,只是你们没来过而已,”薛子亦在网上点了外卖,就准备下楼搬他妈强烈要求带过来的粮食:“老婆,把你那件罩衫给我,我要去扛粮食。”

“啊,”小南原还有点迷糊,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了:“我差点忘了,还有好多粮食没搬上来呢,你等着,我跟你一块。”

“南南你在旮待着,吾跟薛子亦一块,”卫娟是坐着实在没事做,整个人都别扭,拉着正在穿罩衣的薛子亦就往外:“快走,早点搬旮来,早点了事。”

“好,”薛子亦跟在他妈身后,进了电梯:“你是不是有什么话对我说呀?”

“没的,”卫娟摇摇头,她只是纯粹地想要找点事做:“儿媳妇没话让吾说,你也要跟人旮一心一意过日子,现在像南南这样品性的孩子不多了,不要糟蹋人旮。”她们一进门,儿媳妇就给她们烧茶倒水的,安顿好她们,又跑去次卧开始收拾,人就没歇过。房间她也去看了,里头东西真的全是新的。

“我知道,”薛子亦揽着他妈的肩膀,笑说:“你儿子也是吃过苦的人,懂得幸福来之不易,你就放心吧。卫娟女士,你跟我说实话,来上海高不高兴?”

“高兴,”养儿防老,她虽没这心思,但一家子能待在一起,想见跨几步就见着了,也是很好,她很满足。

这一夜虽然有人未必能睡着,但心终是有了归处。

自从卫娟跟薛奶奶来了,小南跟薛子亦下班回来都有了热汤热水可以吃。说到这个,小南还是挺惊讶的,因为最近她一直忙着交接的事,所以没能抽出时间来带她们出去转转,但她婆婆竟然能自己把周边给摸熟了,人还找到了菜场,买了菜回来给他们做饭,这真的是能人!要知道上海很多路口、住宅都是“长得”差不多,方向感差一点的,铁定会懵圈。

吃着婆婆做的红烧肉,她再一次对卫娟竖起了大拇指:“妈,你真的是太牛了,我还是个老上海呢,这后面还有套房子呢,可是每次来都是打车直达目的地,不打车我可能要在这转上好几圈才能找着地儿。”

“这不是路上都有路牌吗?我识字呀,”她来了上海也学着说普通话了,不然她还真怕自己这一口“大山芋”腔给儿子两口子丢脸:“再说了,我记着这门牌号呢,兜里又有钱,你又给我发了好几个红包在手机里,我要是迷路了,可以打车让人家把我送回来。”

“对,出门不带钱包可以,但一定要带着手机,”薛子亦给奶奶盛了一碗鱼头汤:“当然两样都带着最好。”

小南咽下嘴里的饭:“我这边还有一个多星期,基本就可以撤了,到时奶奶应该也差不多好全了,我带你们出去看看大上海。不过上海最出名的景点就是外滩,”她嘴朝着窗口一努:“我们拿个毯子坐在飘窗那就可以看到了。”

“我们不急,”薛奶奶习惯端着碗吃饭,喝着汤,摆摆筷子:“你慢慢来,反正日后的时间还长着呢。”以前总有人说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她现在算是看出来了,哪是不习惯呀,就是过得不舒坦。她跟娟儿来了一天就习惯了,主要是孙子媳妇没拿她们当外人,在老家怎么过,到这里还怎么过。她家孙媳妇也可爱,她们来的第二天,她还给她们一人买了一束花,哈哈……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