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再受大案(2/2)

此时天色漆黑,堂屋桌上的梅花烛台点燃,一室明亮。

去了一趟皇宫,耗费了将近一个时辰,实际上他跟皇帝见面不足盏茶功夫。

今天着实跑得累了,本懒得做饭,却更不想出去吃。往厨房里看了一下,有昨天买的南瓜,黄灿灿的带着清香,于是将砂锅收拾出来,又切了南瓜,煮南瓜粥。配菜也简单,有鲜嫩的菠菜,酸辣白菜丝,简单开胃。

用砂锅熬粥很慢,但文火慢炖,口感更佳。

穆清彦倒了杯茶慢慢喝着,闲适的坐在厨房里,想着今日面圣的事。

焦礼回来的很快,紧接着,温明玉来了一趟。

温明玉是听说了皇帝宣召的事。

“听说皇上让你查皇后的案子,封停那边也得了旨意,明日会有人来接你,直接去宫里。”温明玉主要是来看看他,见他神色平静,这才放心。

穆清彦笑道:“指不定我们最终殊途同归。”

毕竟两件案子,他们怀疑的都是同一对母子。

“若当真是我们猜想的那般,何等疯狂。这等疯狂之下,谁知会做些什么,你万事小心,不要单独行动。”温明玉少不得多此一举的嘱咐。

“放心,我有数。”

送走温明玉,南瓜粥熬好了。

吃过晚饭,在后园走了走,捋清了明日要做的事,轻松不少。

皇帝给的差事的确危险,但对他而言,也是个大好机会。贤郡王府,本来就是他查证的目标,他若插手,自然会推动事情更快结束,他有这份自信!

次日,果然封停派了人来接他。

封停并没有先入宫,而是在宫门口等他。

封停一如既往的冷硬锋锐。

“穆公子。”封停冲他打了招呼,递来案件记录。

“封少主。”穆清彦接了记录,快速翻看。

早先对于皇后中/毒只是听温明玉简单提了提,具体细节并不知晓,倒是这记录上很详尽。看过之后,对惠妃的嫌疑更大,此事与庄郡王案颇多相似。

皇后所中之毒不知名字,但经过勘察,毒物来源于花香。

皇后年轻,漫漫深宫,除了打理宫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无处打发。皇后不喜诵经念佛,高位妃嫔们年岁又大,说不到一处去,地位后妃不是奉承就是畏惧,于是她闲暇便看书赏景。

以往皇后便喜欢花草,入宫久了,侍弄花草兴趣越浓。

在皇后宫中养了不少花草盆栽,有专门的宫女花匠打理,但皇后本身也喜欢亲自动手,接触花草的时间并不短。那毒物是细致的粉末,遇水便化作透明,有人将毒投入花蕊,且在每日浇水之后,毒因此透明隐藏,又附着了花香,使得花香带毒。

一日、两日闻着没什么,但日积月累,带毒的香气通过呼吸进入体内,一点点沉淀积累,终有一日身体撑不住而爆发。

要做成这件事,照料花草的宫女是个越不过去的关卡。

且除了皇后,宫女是接触花草最多的人,按理也该中/毒。再者,皇后宫中其他人,避无可避,也该或多或少受到毒害。

实际上正是如此,当确定毒源,宫中人都被细致的查了,有十几个呈现出中/毒迹象,但尚未有皇后那么严重。这十几人,都是近身服侍皇后的,平时皇后若侍弄花草,她们也在身旁。

至于专管花草的两名宫女,乃是轮换过。

一个宫女是病了,差事被人顶替,另一个是犯了小错,被打发到别处去了。若这两人没有半途离开,定然会比皇后更早毒发。如此一来,两名宫女的“离去”,也在幕后者算计之下。

除此外,皇后身边有个乳娘,半月前便死了。

乳娘是为皇后张罗吃食时一头栽倒,脑袋磕了地上的石头死的。都以为她是年岁大了,脚下打滑,意外死亡。也是后来皇后事发,才有个小宫女说乳娘曾喊脑子疼、不舒服,可当时宫中纷乱,乳娘怕皇后担心,就没说,她也只当自己年纪大身体不济的缘故。

所以说,乳娘才是第一个被毒/死的人。

再者,照料花草的是两批宫女,一共四人,审查后,她们对毒一无所知。

既然侍弄花草的宫女不知情,那只能是浇花的水有问题。

皇宫里井很多,但宫中贵人们并不吃这些井水,嫌水质不好,她们吃的水都是城外山中运来的泉水,每日里水车来往不息。宫中的水用来防火、清扫、浇灌、浆洗等。

自然而然,皇后养花,每日用的水就是井中的水。

贵人们宫中用水,也有专人管,每日规定时间内,会有太监们推着水车挨宫送水,宫女们只需提着捅去接水。同一辆水车的水,不止送坤宁宫,因此毒/药不可能直接放入水车,况且那样一来水量太大,耗费的毒太多。

于是便盯住了坤宁宫中负责取水之人。

取水的是两个小太监,皇后一出事,其中一人便告假,只说自己病了。但凡宫人生病,是不能伺候主子的,这人故意把自己弄病,又拿银子打点,自然很容易获准。再者说,便是告假,实则依旧是在宫中,皇宫内有太监房,得了小病的,通常在这儿小住,毕竟当差的宫人无法擅自离宫。

怎知当皇后乃是中毒,全宫清查,寻到这小太监时,人已经死了。

同屋的人说小太监出去了,最后从一口废弃的井里被发现,人自然没了气。且小太监被塞入井中乃是弃尸,其脖子处有勒痕,有挣扎的抓伤,被勒死后才被投入井中。

杀人者,自然是宫中之人,且是收买小太监的人。

小太监是个工具,目的达成,自然不必再活着。

封停才刚接手此案,才查了一天,正好把明面儿上能查到的一切都理顺了。接下来,就是查那个杀人者,查到杀人者,自然就揪得出幕后指使者。所以才说宫中用毒、杀人都是下等手段,皇宫是个封闭的场所,一旦留有的痕迹越多,查到的就越快,跑也跑不掉。

若是惠妃做的……

这么自信么?

雁过留声,小太监是白天被杀的,难不成就没留下蛛丝马迹?

更细致的情况,还得亲自去一趟看看。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