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白鹭扶着额头,暗恨霍笠实在不是个省油的灯,专门会给他找麻烦,他站在三轮儿上望了两圈儿。
这天还灰蒙蒙的,市场里也乌压压的,霍笠穿了个灰白T恤,一扎进人堆儿里怎么找?
萧白鹭又抬眼找摄影机,摄影机也没跟进市场,在市场外面等着,所以霍笠是彻底失踪了。
这个当口,最初拦着萧白鹭的那几个姜贩子又找到萧白鹭了,各个儿笑着萧白鹭,那个领头的就笑他:“小伙子,还没卖出去?这天就要亮了,这姜越放成色就越不行啊。”
萧白鹭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他就拧着眉:“你给多少?”
领头的捡了两块姜来看,看着肥壮的姜牙子,眼睛咕噜噜转了两转:“你要多少?”
萧白鹭心头晓得他们要压价,就扬着下巴:“五块。”
这群人轰然大笑,像是听到了了不得的笑话,萧白鹭就说:“刚刚就有人给了我五块,我没卖。”
那中间有一个人就说:“五块?剪你这里面的嫩芽子还差不多。”说完又转而笑:“我给你三块五,你卖给我,我也不占你便宜,也不挑拣。”
这说得好大施舍似的,萧白鹭却直摆手,他知道姜的价格和其它菜的价格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姜的差价因为姜的质量差异可以达到三四块,而其他的菜根本拉不出这么大的差距。
那领头的又笑那个开价的人:“这小伙子精明着呢,你少来那一套。”明里暗里吹捧了萧白鹭一手之后,立马就说:“我给你三块七一斤,你卖给我。”
萧白鹭拉直了唇角,这人倒是给了个最高价,不过离他的期望也差太远了,他也让一步:“你至少给我四块五。”
那领头就抄起手,一副懒洋洋的态度:“四块五?我今天收的好姜也才四块钱一斤。”他说着就从手里提着的口袋里掏出一柄姜摆在萧白鹭框子里对比,这块姜又肥又大,姜牙子也嫩,萧白鹭的姜瞬间失色不少。
萧白鹭看得也皱眉,正想要说“四块钱一斤,不能再少了”,刚张了嘴,就听见背后一个声音:“四块五,一分也不能少,不挑拣,不少称。”
嗯?!
萧白鹭扭过脸,霍笠手里捏着两块姜,笑盈盈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俩腰上挂包的姜贩子。
这边找萧白鹭的几个姜贩子一看还有几个对手,一下就不淡定了,面面相觑一番,就开始呵呵地笑,闹着霍笠太天真。
霍笠手臂一伸,摸上了框子里的姜:“今年的收成就这样,早姜市场上,我们的姜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他说话的时候,竟然夹杂着川口子方言,又夹杂着一个奇怪的口音,闹得像是一个外地人跑川蜀地面上做生意的生意人,几个人心里就更打鼓了。
这做生意的最喜欢的就是老实人,最怕的就是生意人,但凡生意人,脑袋都是削尖了的,稍不注意就被对方扎一道口子。
为首的还强行定住自己,就说:“外地人吧?哪儿来的?来这边几年了?做过几年的姜生意?”
霍笠戴着口罩,看不清脸,不过眼角却眯了眯,伸手出来跟人握手:“温州人,跑这边几年了。”
“温州跑这边卖姜?”
“喔,我不是种姜的,我姐姐在这边,我就到这边发展,在这边包工程。”说着,霍笠拍了拍萧白鹭的肩膀:“这是我朋友,他忙的时候,我还帮他除过姜草。”
这几句话看似都是些不关紧要的废话,实际上都是在互相探听虚实,不过似乎是霍笠的展示更多。
霍笠一表明自己是温州人,那几个人又互相对视一眼,不为其他,因为温州人是中国商人中的“犹太”族,脑袋比一般的商人还要尖。
几个人随便拍了拍肩膀,霍笠就指着姜框子说:“咱们做生意的,讲究好聚好散,明人不说暗话,那个价钱是今天的价,一分不能少,当然,如果你们好几家争着要,我就只好价高者得了。”
然后另外几个人又开始跟他拉扯,说这个姜的质量怎么的,霍笠就笑盈盈倚在三轮车旁,也不说话,让那一群人说得着实尴尬。
最后霍笠直接问了一句:“愿意要,就立刻抬走,要是不要,我就拉走了。”
他这态度坚决得十分可怕,萧白鹭在一边儿看得目瞪口呆,他刚刚都想便宜卖了的,谁想到霍笠搞了这么多事情出来。
其实他没有生意经,但他大抵看得懂一些,第一步:霍笠找来了其余的买姜人,增加了竞争力,两方一急,肯定会涨价;第二步:霍笠表明自己身份,对方心理防线又跌下去一层;到最后霍笠就顽固着不降价,又因为第一步和第二步,他们基本上会把价钱涨到四块五。
果然,几家买姜的在一起叽叽歪歪,不到一会儿,一个人就拍了拍三轮车:“行了行了,我全买了,拉过去过称好了!天都亮了,我还等着出手呢!”
萧白鹭就骑上车,跟着几个人屁股后面走,走到一辆小皮卡后面,把姜拖下来过称,一共四百多斤,卖了两千块钱的样子。
萧白鹭收到了钱,在薄外套兜子里掏了掏,竟然掏出一个红绸子缝的布口袋,然后把钱塞了进去,口子上红绳子一拉,布口袋就收紧了,然后再塞进衣服内袋里,简直朴实无华到令人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