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商贾之女有这般好?”叶氏不禁好奇。
于是李母便将第一次见沈绾的事情说了一遍。又说她侍奉祖母父亲都很孝顺,叶氏听了也赞赏到:“如此有学问有品德的姑娘将来定是相夫教子的贤妇,只是可惜生于商贾之家了,不然定是京城极抢手的待嫁姑娘。”
“可是以我们今时今日的地位也不需靠联姻为家里做助力,只要品性才学好定能稳妥持家教子,何况那姑娘又生得一副绝好的样貌,也不怕郎君不上心被狐媚子坏了家庭和谐。这要只是样貌好难免哄得郎君不思进取,但是她偏偏品性才学都好,自是美貌贤淑都兼得了,又何必拘泥出身,使明珠蒙尘呢!而且我听玥儿说她母亲原本是江南读书人家的女儿呢!”
“其实我也不怎么在意门第,只是怕商贾陋习累了孩子。”叶氏连连点头,忽然回过神来问道:“夫人怎么好像对此女很是上心啊?”
李母见叶氏终于问道重点于是把想好的措辞准备好说道:“我家玥儿很是倾慕沈家那丫头的人品才学经常到沈府找沈家那丫头玩耍和学习,有一次无意中听到沈父对沈绾长吁短叹说上次被吴家羞辱发誓再也不与勋贵高门人家结亲,没得叫人瞧不起,但是如果把女儿托福给小门小户的人家又怕他们觊觎沈绾的嫁妆财产把她害死不敢轻易许婚,可是入赘的话沈粼坤又怕自己百年后沈绾没有娘家依靠被白眼狼欺负,抱着沈绾痛哭不已,沈绾便说不嫁人陪着父亲一辈子,不让父亲担心,可是哪有姑娘家不嫁人的!我家那丫头知道了整天在我耳边求我帮忙给沈绾介绍门好亲事,吵得我也是没办法了便来你这躲清静,顺便问问老人们家里孩子亲戚有没合适的。”
“原来如此。郡主对朋友也是够义气的,之前听说为了帮沈绾讨回公道自己都病重了!”叶氏说道。
“可不是吗?我家那丫头就是太冲动,但是沈丫头也没劝得住她,后来还是沈丫头请了卫夫子才把病治好,此后也常劝告玥儿做事要慎重些,是个值得交往的。”沈母这次倒说的倒是实话。
叶氏也连连点头,说道:“郡主是个好孩子,沈家丫头也是可怜的,夫人,不若明日我们到沈家去相看相看,要是与我家老二性情相合我倒也是愿意替孩子求娶的。”叶氏已经看出来李母是特意为沈绾而来的,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李母说的那样,但是如果沈绾真是个好孩子她也不介意考虑一下,横竖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亲事,多看几家姑娘也好。何况沈家是天下第一富商,乐善好施,素有贤名,皇上也赐了沈粼坤四品户部郎中的虚职,也不是没有官身的,只是一般情况下勋贵高官不会考虑而已,但是有李母的推荐作保,叶氏也不是迂腐的人,况且次子又不用袭爵,这门亲事也不是不可以考虑的。
李母连声道好,便约了叶氏后日去沈府拜访,同时也给沈父下了拜帖。
后日早上沈父接待了两位夫人,又在李母的暗示下叫沈绾来陪坐。叶氏见了沈绾仙女般的样貌气质便眼前一亮,不知不觉问了沈绾许多问题,有持家心得的,女红刺绣的,诗词文章的都一一对答如流,而且礼仪大方得体,进退有据实在是公主都没那么好的修养,怪不得国公夫人都对她高看,叶氏是越看越喜欢。
沈绾起初不知道两位夫人突然造访沈府究竟何意,待和叶氏说了一会话方才醒悟两位是相亲来了。沈绾知道李母会想办法拆散她和江离玥,也知道利用婚事是最方便有效的方法,但她万万没想到李母一下子带了个上将军的夫人过来相看,而且还是以她为突破口,而不是给江离玥安排婚事,想来也是知道江离玥不会轻易就范。只好见招拆招了,沈绾心想。于是便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晚上,沈绾来向沈父请安时,沈父说:“易家二郎我是见过的,虽然才能平庸,但是为人还是不错的。为父倒也不是想攀附权贵只是希望你将来能摆脱商贾人家的身份,既富贵又尊荣。把你嫁给那些小官门户我是不放心的,所以有意和易家结亲,你可有什么想法?”本来沈父是不想再考虑和勋贵人家的婚事的,但是今天李母亲自陪着叶氏来,有李母作媒这门亲事也就可靠多了。
沈绾闻言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心想终究躲不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看来只能破釜沉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