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苏女士果然开始了例行谈话:"你们班主任前两天给我打电话说,你月考缺考了,怎么回事啊,简小勺。"
简绍一边剥着橘子,一边回答苏女士:"那天晚上睡得不好,天快亮才睡着,没听到闹钟,等睡醒的时候他们就快考完了,就没去。"
简绍快速的回答了已经想好的答案,除了没说自己发烧了,其余的情况也是事实。
苏桥看着自己的儿子,转眼间已经这么大了,看着简绍,她很骄傲。
但说不遗憾不自责那是假的,一是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不知道错过了多少简绍的成长,这是遗憾。
二是和他爸爸分开没给简绍一个完整的家庭环境,她也知道这是简绍前五六年频繁打架的原因,这是自责。
看着剥橘子的简绍,苏桥摸了摸他的头发,没在说缺考的事,只是柔声说:"儿子,我以后出差的时间会减少的。"
简绍最怕的就是苏女士自责,把剥的干干净净的橘子掰开,拿了一瓣看着最饱满的递到他妈妈嘴边,看她吃了才说:"老妈,起晚这件事谁家都会发生。我这次也是例外,不是惯例。"
又给苏女士掰了瓣橘子,才又说:"你也知道,你儿子多优秀,总要给那些在我后面的人,一点鼓励,要不怀疑人生了怎么办。"说完对着苏女士狡黠一笑。
看着简绍的笑容,苏桥知道简绍是在哄她,眼圈慢慢红了,但也越发觉得自己这个母亲做的不到位。
于是对着简绍说:"你也知道,公司现在发展的挺好,也不用我天天飞来飞去,而且你也知道自己老妈多优秀,总用要给别的员工一些机会,要不该怀疑自己的能力了。"
看着苏女士用刚自己哄她的话来哄自己,简绍失笑。
苏女士的公司是当时和另外两个朋友一起开的。到现在十几年了,现在挺稳定的,想着苏女士不用经常回飞来飞去也挺好的,简绍也就没反驳了。
简绍是知足常乐那类型的,一直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虽然对爸爸的记忆就停留在十一二岁,但是前十来年他爸爸一直就是他的偶像,简绍感觉他无所不能。
就算后来他们分开了,他父亲在他心里也是比较高大的影响,后来他频繁打架就是因为有些人嘴太不干净,但凡有人带着恶意评论他们家怎么样,只要简绍听到了,在他这儿,那就只能打架这一个方法解决。
简绍认为有些话你敢说,就要做好得到相应代价的准备。
而且在简绍心里,这些年他老妈姥姥姥爷给他的爱不比别人少。
苏女士虽然经常出差,但又不是常年不着家的类型。
而且对简绍的教育理念一直是开放性的,她愿意听简绍的想法,并给予尊重。
就像简绍喜欢打游戏,苏桥并没有因为他现在高中就强制性的关电脑,拔网线。
而是和简绍达成协议,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也没特别干涉他的爱好。只是有时候让简绍多出去转转,不要老窝在家里。
而且就算在打架巨频繁的前两年,也是和他沟通,也没有说打简绍哪怕一次。
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简绍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是满足的。
得到的和失去的,有时候是成正比的。
苏女士给了他一个开明平等自由的家庭环境,这对简绍来说已经比很多东西都珍贵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