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指尖在羊皮上踟蹰了太久,就连荣嘉,都在不经意间,看出了端倪。
“你......是楚国人吧?”
殷旭一惊,急忙收回手来。“殿下怎么会这样问?”
此时阿才已经退下,离去前合上了门,书房中只有她二人。
荣嘉没有看她,而是盯着这卷羊皮。“我能看出来的,我早就知道你不是寻常人。”
殷旭苦笑。
此时她可以很快地就否决,她是身份籍贯都是扬秦人,以荣嘉的实力,不可能察觉到任何蛛丝马迹。只要她否认,她就是地地道道的扬秦人,谁也不能质疑。
可她沉默了。她嘴角无奈地扬扬,却没有说出反驳的话。
谎言说得太多,偶尔也会想,说点真话。
她笑了笑:“殿下比我想象的,要聪明许多。”
荣嘉眼神没有离开那张羊皮,轻描淡写道:“聪不聪明,从来不由我说了算。”
这时,殷旭第一次意识到,荣嘉或许是真的聪明。她读书的天赋,她能猜到自己的身份,还有她能在万贵妃眼皮下平安无事地长到现在,或许不仅仅只是一个巧合。
自己还真是小瞧了她。
反正两人都要一同北上草原,离开这里,让她猜中也无妨吧。
反正她信任她。
“是。”殷旭长嘘一口气,微微侧过身,看向荣嘉,眉眼含了点笑意:“我确实是楚国人。”
没想到,荣嘉居然一脸惊讶:“真的是吗,我随口乱说的。”
殷旭哑口无言......
她顺了顺心里的气:“殿下之前答应过我,是要替我保守秘密的。”
荣嘉赶紧点头:“不管什么秘密,我都会替你保
守。”
然后荣嘉的好奇心像是被激发了,抓住殷旭问道:“你居然真是楚国人,我听说南边的人和我们温国人有许多不一样。”
“比如什么呢?”
“楚国人是不是比我们矮多了。”
殷旭抬头看了看荣嘉比自己高上两寸的头顶,“......”
荣嘉也发现了殷旭的小动作,她也不愿意让意中人觉得尴尬,赶紧干笑两声,企图协助殷旭挽回颜面:“你不矮,你很高的。”
无奈荣嘉逢场作戏的本事极差,这两声干笑水准极低,让殷旭觉得她是嘲笑她,眼神越发犹疑。
场面更加尴尬了,荣嘉费尽脑汁,换了个话题道:“你在楚国,原本是做什么的啊。”
“也是乐户之女,家父是楚都抚良的说书先生。”
“说书人家能天天看《尚书》、《礼记》吗?”
“家父虽是贱籍,但胸有抱负,是熟读四书五经的,无奈受身份所限,这才做了个说书先生,也算郁郁不得志吧。”她又补充道:“说书先生也分三六九等,既有说艳书的先生,也有讲经史的。”
荣嘉一听,信了个大半,又问道:“那你为何来了我温国呢?”
殷旭叹了一口气:“你可知道,五年前楚国内乱?”
荣嘉自幼长在宫闱,身边又缺人教导,哪里会知道千里之外的楚国的事,诚实地摇摇头。
“五年前,楚国国相赵阁,勾结大将军图扬,打着“清君侧”的名号,逼宫谋反,屠了皇室满门,赵阁自立为新君。”
“当时谋反的大军自东华门攻入,和御林军在东华巷一带交战,东华巷那一大片经历了战火,被焚烧殆尽。我当时的家,就在东华巷。家被烧了,旧朝遗党时不时还会出来反抗,城里乱得很,家父干脆就带着我们全家来扬秦讨生活,反正留着说书本事在,不怕没饭吃。”
荣嘉好歹也是个公主,听见楚国皇室满门被屠,觉得十分残忍:“姓赵的,没有人性。”
殷旭摇摇头:“真正屠杀皇室的,不是赵阁,而是大将军图扬。”
“有什么区别吗?”
殷旭冷笑一声:“图扬是功臣图博之子。图博战死后,图扬从小被寄养在抚良皇宫,几乎与顺帝养子无异,皇室待他十分亲厚,信任至极,顺帝还将长公主嫁给了她。”
“就是这个人,仗着怀帝对他亲兄弟般的信任,骗开了宫门,屠尽殷氏满门。”
说这话时,殷旭的声音十分平静,面上也没什么表情,像是在说别人家的事,和风细雨,娓娓道来。
只是,在荣嘉看不见的地方,殷旭垂在身侧的左手,正悄悄握紧。
指甲深深嵌进了肉里,她却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