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固然是伟大,十月怀胎,一朝落地。刨妇产也要经历怀孕的难受,生孩子时的痛苦,更何况顺产开十指的疼。
但较之养育与教导,它的分量略逊一筹。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后天教育,经济背景各种复杂的因素。
从出生,嗷嗷待抚的婴儿,奶粉,纸尿片,早教,婴儿期若是生病更是一次巨大的花费。再长大些,衣服、玩具、幼儿园,哪一项不是很大的开支?
就拿在一个普通二线城市,一个三岁之前的孩子,保守估计一个月最少花费两千的基本消费。三年下来,小病小灾磕磕碰碰衣服玩具,满打满算最少得八万块。
三年过去,孩子长大些了,可以上幼儿园了,这时候家长又在犹豫了:是上好点的幼儿园还是普通点的?幼儿园公办的还是私立的?好点的幼儿园一个学期得要八千多,差点的也有五六千,小班,中班,大班。
三四年过去。好了,这时候孩子七八岁了,该读小学了,又是到时候犹豫小学该在哪儿上了。
养育之恩,不论金钱就已经比生一个孩子累多了,“贵重”多了。
再比如教育,一个好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孩子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这个养育孩子的家庭,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孩子待人接物的方式,处理问题的态度,对待世界的看法。这是一个对孩子基本的责任。
这份责任大过一切。
因而江蓠始终认为,每一个将做父母的人都应该认认真真的想清楚,这个孩子,生下来容易,养下来稍有点困难,可教育成一个优秀的人却是没那么简单。若是夫妇双方自己都没能活明白,最好不要轻易决定生孩子。
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一个正确的三观、一个完好的家庭才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在江奶奶身边长大的江恒能长成如今这番样子,江奶奶肯定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但江蓠还是心中有所疑问,为何江奶奶将江恒养得很好,江迟却是长成了那样纨绔的不良少年。
生而未养,断指可还,生而养之,断头可还,未生而养,百世难还。一个人无条件付出很多去养你,你就应该拿出同等的重视去回馈他。
可若是,你的亲生母亲是意外去世,并非有意不尽养育之责,而养育你二十载的人,就是破坏你原本的家庭,间接害死你亲生母亲的人。你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江蓠设身处地一番,只觉得浑身发冷。
她不知该如何选择,也无法说清江岸青与江恒谁的做法是对的。
但若是她自己,现在面临亲生父母找上门的情境,她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江岸青。
因为她知道,她是被丢弃的,是不被亲生父母喜爱的,而江岸青与师祖姚道长,却养育了她十几年,甚至教给了她普通人究其一生也无法学到的东西。
当然,一个人不管他的成长环境是怎样的,人生却是自己的,身边的各种人,诸如父母、兄弟、亲戚、朋友都不可能陪伴自己一辈子,各种故事不论亲历的亦或是道听途说的都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领悟,更加的丰富多彩。将自己的一辈子活的有意义才是人生最大的意义。
人生的路很长,每一步的风景都不同,对你的影响也各不同,唯一的要则是不要在某处停止不前,或得、或失、或喜、或悲都只是暂时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想通了个中关节,江蓠才觉得胸中郁郁之气消失无踪,连爬坡的双腿都轻盈了许多。
她寻了条小路返回了公路,正好出现了在半山腰的别墅区附近,无意中往大门那边看了一眼,有辆黑色的轿车正好从里头开出来。
下意识的,江蓠停下脚步。
那辆车子的后车窗没有关上,江蓠看见男人的双眼竟然蒙着一条白色的丝带,上边还画着一些繁复的花纹。
似乎是察觉到江蓠的目光,男人忽地转过头来。
明明他的双眼是被蒙住的,江蓠却莫名觉得两人是对视了一眼的。
真奇怪?
这辆车她第一天来云昭观的时候就见过了,后来偶尔下山也会碰见,不过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车子里坐着的人。
对方果然如她所想的那般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