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抬眸,对上下面数道狐疑的视线,又欲言又止的看了老庄一眼。
……一时竟然没能念出口。
“怎么,你自己写的答案自己都念不出口了?”老庄见他不肯念,一时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生气。
他垂下眼皮斜眼看着沈砚卷子上的答案,没好气的替他念出了那个离谱得有些过分的答案:“王境泽……来,我今天忽然很想听听你的解题思路,王境泽是谁,怎么就王境泽了?”
沈砚沉默了几秒,挠着后脑勺简单给他科普了一下王境泽的真香事件,说:“我当时没想起到底是谁,觉得人类的本质都是真香嘛,谁都逃不过这个定律,人人都是王境泽,所以就填了他。”
有理有据,令人窒息。
老庄没想到他还真说出了理由来,直接被气笑了。
但他也没再揪着那个题说,又拿大三角板指着另一道题:“还有这道,你填的什么,你给大家念一念。”
这道可以念。
沈砚毫无心理包袱的开始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易忘乎,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人不知鬼不觉……”
“停!”老庄开口打断了他的话,板着脸问下面憋笑憋得肩膀都已经开始簌簌发着抖的同学:“这题是这么填的吗?”
眼里却也满是无可奈何的笑意。
看见大家都在摇头,又转头对沈砚说:“我再给你一次机会,好好回忆一下,到底该怎么填。”
沈砚仔细皱眉思考了一会儿,极为不解的道:“没错啊,不就是这么填的吗?”
顿了顿,又特别认真的道:“我记得就是这样的啊,它的意思不就是学习的时候要经常温习以前的内容,才不容易忘记……”
他的表情和语气都太一本正经了,正因为如此,才显得更加好笑。
他才刚说到“不容易忘记”,台下的众人就已经完全忍不住了,立时爆发出了一阵哄笑。
沈砚停下来,一脸茫然。
好像并不明白他们在笑些什么。
老庄:“……”
“不对吗?”沈砚又一脸认真的问。
“颜漠,”老庄见他一脸茫然的看着自己,明白就是再给他一百次机会,他也还是背不出原文来,勉强忍住了笑意转头叫了他同桌的名字:“你来把原句给他背一背。”
颜漠目光复杂的看着沈砚,站起来把正确答案背了。
沈砚恍然大悟似的认真点头:“原来是这样。”
老庄说:“来,你给我再照着背一遍。”
沈砚面露为难之色,沉默了几秒,才对颜漠说:“你能再背一遍吗?”
“……”颜漠又背了一遍。
“明白,”沈砚胸有成竹的点点头,开始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人不知鬼不觉……”
颜漠:“……”
老庄:“……”
其他同学:“……”
沈砚又连着背了两遍,结果还是没背对,不是前面背错就是后面背错。
“你先下去吧,”老庄见他实在背不顺,鉴于他态度还算端正,也并没有怎么责怪他,只无奈的摆了摆手,本着绝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把往回游的学生拖回知识的海洋的机会,说:“你就别靠自己理解了,还是死记硬背吧,下课后把这句话抄五十遍,晚自习之前交到我办公室来。”
沈砚拿着卷子往位置上走,就听见他在背后又补充道:“到时候要是再背不出来,就再抄一百遍。”
“……”沈砚停下脚步,转头问:“要是还背不出来呢?”
“……”老庄被噎了一下,默了默,更加无奈的问:“就这么一句你都记不住?”
沈砚毫无心理包袱的说:“万一呢。”
“……”老庄算是彻底对他无语了,又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那就两百遍,以此类推,直到你背出来为止。”
沈砚走到位置上拿出自己崭新的语文书猛翻了一阵,又“啪”的一声合上了。
然后冲老庄说道:“不对啊,这题有点超纲吧,它不是今年的课本上的。”
老庄板着脸反问:“高考的时候难道只考高三的学的?”
沈砚:“……”
沈砚默了几秒,又说:“那我上哪儿抄去?”
“……”老庄一言难尽的看了他一眼,对他身旁的颜漠说:“颜漠,你把原句写给他。”
而颜漠早在他开口之前,就已经在本子上写好放到沈砚的桌上了。
下课后。
沈砚盯着本子上清秀的字迹看了几秒,没立刻开始抄,而是转头问了颜漠一个毫不相关的问题。
他说:“朋友,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