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记性真好,妞儿今年正巧九岁。”崔友旺不知赵老爷子好好的为什么会突然提起自家的妞儿,但多年的翁婿相处,他还是习惯性的答话。
“可有打算把她送到这边的私塾来念两年书?”赵老爷子一边说一边手中的动作不停。
“可是不是说不收外面的孩子吗?”崔友旺闻言先是有些吃惊,随即反应过来又有些惊喜。
赵家的私塾招收女孩子的事不是个稀罕事,早就在这十里八乡传遍了,而且听说那些女孩子在赵家私塾不但念书习字,还学了不少旁的技艺,每次旬考要是得了夫子夸赞的,赵家还另有吃食尺头之类的东西作为奖励。
待遇甚至要比隔壁男孩子的还要好上许多,如今一开始不愿意送孩子们去的人家早就后悔了。
但是赵家也早就放出话来,私塾那边暂时不招人,最少也得等到村里的那间私塾修建好,按照这进度,最起码也得等秋收农闲之后才成。
如今清河村但凡有女孩子的人家,早就摩拳擦掌的等着私塾建成了,据说有些心急的人家还派了家里的壮劳力去帮忙……
但是赵家先前也说了,只收清河村的孩子,其他一些人家就是有想法也是没办法。
他还记得去年年底,他给老爷子送年节礼,正好遇到那牛家的领了两个小子请赵老爷子帮着说项,赵老爷子当初就是用这一点拒绝的他们。
那现在赵老爷子这般说又是何意呢?
一向老实木讷的崔友旺有些不敢往下想。
赵老爷子瞥了他一眼,这女婿啥都好,就是性子太老实了些。
他转过身一想,这老实人也未尝不是好事,赵振兴当初自家亲戚一个没用,偏偏就选中了崔友旺帮着料理果林子。
一来是看中他侍弄果林子的手艺,再来就是看中他是个老实忠厚的。
赵振兴看人的眼光确实不差,崔友旺除了为人老实些,没有旁的毛病,侍弄果木的手艺并不比自个儿差,而且他正当年纪,要是一直在赵家干下去,最少也能再干个一二十年。
“你回去跟如花商量下,要是愿意,这事我来跟大郎说。”赵老爷子见他这样子,只怕一时难拿个主意出来,干脆替他做了决断。
他年岁渐大,日后有大郎二郎他们,吃喝肯定是不愁,就是如花和如意这两支还有些弱,趁着他还能说上话,能帮他们一把就帮一把,唉……说多了都是儿女债……
崔友旺得了赵老爷子的话,一下午人都精神有些恍惚,好在这些活计都是他做惯了的,除了自己不小心被地上的一根藤蔓拌了摔了一跤之外,其他到没出什么大岔子。
待到收工,他帮着把所有的果子全部运入作坊后,又急忙连走带跑的赶回家去。
次日凌晨,外面就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整个清河村都被蒙上了一层氤氲的水雾。
赵老爷子起身后,看着廊檐下已经连成线的雨帘,心里长松一口气。
幸亏昨儿赶着把那片成熟的果子给摘了,有了眼前这场雨,等天晴了,过上几日,剩下的那些梨子和苹果也能采摘了。
他用过早饭,泡了一壶茶,坐到一旁的躺椅上,悠闲的品起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