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27 章 借口(1/2)

许是上一世缺少父爱母爱的原因,到了这里后迟梅宁万分珍惜来之不易的父母亲情,好在迟家上下对她是真的好,她也不想做那无情之人。她原想着上一世已经遥不可及,这一世即便迟老太夫妻再极品,她日后也要好好报答他们。

可惜的他们三观如此不同,应该说她超前的婚姻观念在这古代是多么的格格不入让人难以理解,在爹娘兄嫂还有所有人看来,她如今的所作所为就是不识好歹,放着好日子不过非得巴望着程家那破落户。

她的坚持惹恼了迟老太,她心里何尝不恼火。

就像迟老太说的,他们的确是为了她今后能过上好日子不必下地干活受苦,进门就当少奶奶。

可他们为何不能顾及她的感受?

她不想嫁给刘玉清,她对刘玉清没有感觉,迟梅宁那日相看之后她便与母亲说过,可固执的老太太打着为她好的名头私下给了刘家回话,刘家这才上门过明路。如今她与刘玉清说的明明白白事情已经成定局,为何又苦苦相逼?

迟梅宁心里苦难免不是滋味。她不是非得坚持不嫁人,她只是想嫁个喜欢的情投意合的男人,怎么就这么难,还有为何每次都把程子阳带上?她脱口而出这话她自己都愣了一下,可覆水难收她张了张嘴也没辩驳。

而当听见迟梅宁脱口而出的这话后迟家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紧接着,迟老太双目通红伸手指着迟梅宁厉声道,“好啊,你果真说了心里话了。当日你怎么说的?说你不喜欢程子阳了,娘为了你四处巴望好亲事,如今兜兜转转还是忘不了他,你可真够给娘争气的啊。”

一想起女儿这些日子以来的两门婚事,迟老太心里直上火,尤其自己还洋洋得意跑程家附近炫耀显摆,这两门婚事没谈拢转头还是惦记程子阳。老太太觉得丢人,羞的老脸都抬不起来了。

迟梅宁抿了抿唇,倔强的看着她娘,“是您非得说我惦记程子阳的,我……”

“不惦记程子阳你能把这么好的婚事拒了?”迟老太咬牙怒骂,“你当你娘傻是不是?今日我也瞧的明明白白,你就忘不了他。你要真忘了他你能脱口而出这话?现在心里话说出来

了,你高兴了,你去把他搞到手啊。”

见她反复说这话,迟梅宁心中挺不是滋味,“我早就说过我不惦记程子阳了,他又不可能喜欢我,我放下了为什么你们都不信,就不能给我点时间吗?”

迟老太一心为闺女考虑,没想到到头来却成她的错了,她呵呵两声忽然两眼一翻整个人就晕了过去。

“娘。”

屋里一阵人仰马翻,迟老头皱眉道,“老三,快去请大夫。”

迟梅宁瞧着老太太晕过去,顿时有些手足无措后悔不该言辞激烈激怒她娘,即便自己有不满也该好好商量,要是把娘气出个好歹后悔难受的还不是她?

迟梅宁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趴在炕前喊娘,“娘,您别吓我,您别吓我啊。”

“现在知道害怕了?早干啥了,娘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迟长山作为长兄冷着脸呵斥,“娘要是有个好歹你看我饶不饶得了你。”

迟梅宁趴在迟老太跟前对长兄的叱骂一声不吭,将她娘气晕她难辞其咎,可若逼她答应婚事她断不能应。

不多会儿村里的赤脚大夫过来,翻眼皮瞧了眼道,“急火攻心,不打紧。”

一家人这才松口气,转头又把迟梅宁训斥一顿。

迟梅宁算上原主活的这些年,一直以来被迟家人捧在手心上的,可这短短几日的功夫,她便陡然成了众矢之的。挨了打挨了骂,如今还得听着全家的指责训斥。

可说出去的话

迟梅宁也不打算收回来了,这会儿挨打挨骂也不争辩,任凭几个哥哥还有他爹将她来来回回的训斥一通,她只求她娘能醒过来,打她骂她都行。

倒是马氏看不下去了,有心替她辩解两句,“梅宁好不容易说不嫁程子阳了,咱们是不是该给她点时间,这段日子外头传的厉害,她心里也不好过,何不过了年消停了再做打算?”

“你别替她说话,她就是被爹娘惯坏了。”迟长山说。

马氏叹了口气不敢再开口了,迟梅宁抹着眼泪一声不吭,眼睛时不时的瞧瞧迟老太,心里担心的厉害。这会儿她甚至有些后悔,这古代女人本来就难,想不嫁人那更是难上加难,既然这样还不如听她娘的话嫁了,这要真把她娘气出好歹来,那她才是难辞其咎,与一个男人

比起来还是她娘更重要些。

迟梅宁自暴自弃胡思乱想,兄嫂顾着照顾老太太也没空搭理她,过了一会儿迟老太幽幽醒来,看见迟梅宁委委屈屈的站在那里就来气,“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不省心的东西。”

“娘您别生气,我劝劝小妹。”迟长山安抚着他娘,转头冷脸对迟梅宁道,“你给我出来。”

迟梅宁叹了口气跟着出去,就见黄二花站在门口探头探脑,见她出来赶忙笑着道,“小妹,咱娘在屋里?”

迟梅宁脸色脸色一变,“你咋回来了?”

黄二花腆着脸笑,“这话说的,出嫁的闺女哪有常住娘家的道理。”说着她又喊了迟长山大哥拨开迟梅宁就要往里去,“娘,娘,您在屋里?”

黄二花刚进屋便传出嚎叫,迟老太挥打叱骂声传到外头来,迟梅宁反倒松了口气。

因为黄二花的突然回归,迟老太忙着收拾黄二花了,反倒让迟梅宁有了松口气的机会。而迟长山毕竟急着回县城上值还要去刘家探口风,实在没空在家修理迟梅宁了。

迟长山一走,迟梅宁赶紧去屋里找迟老太撒娇道歉,还指天发誓任凭打骂绝不还嘴有怨言。

而迟老太将舍不得撒在闺女身上的火气一股脑撒黄二花头上了,气性这会儿小了些,再看女儿的时候也就气不起来了,自己的闺女什么德性自己知道,说句不好听的闺女的性子也都是他们老两口惯出来的,现在都这么大了,再改也晚了。

至于黄二花,自打被迟长海送回娘家就日子艰难,这自己偷偷跑回来了,路上的时候就打定主意甭管婆婆怎么收拾她,她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总之无论如何都不要被送回去了。

以往的时候她觉得自己的娘和大嫂疼她爱护她处处为她着想,可她不过是被送回娘家去,她娘和大嫂不光明里暗里说她不中用,竟想着将她嫁给一个死了婆娘的鳏夫,吓得她赶紧跑回来了,也终于明白了在婆家的日子多么好过。

虽然婆婆脾气大又偏心眼,可好歹没让他们饿着,虽然小姑子坏,可总有嫁人的时候。而她被送回娘家去说到底迟家也没写再写个休书,如此若被匆匆嫁了她是不甘心的,更何况她之前算计小姑子的亲事确实有些不地道,这次回去的时候她也去打听了,那钱少爷果

真不是个好的,纳妾是小事,关键是三五不时的就得弄死个把人这就太吓人了,这么一想黄二花就想通了,迟老太将她揍了一顿,她也只悄咪咪的抹眼泪,不敢多说一句,只想着今后可得老老实实的,不然她男人真把她休了回娘家可就真没活路了。

迟菊看着她娘却咬紧了嘴唇,好不容易将她娘送走了,如今居然又回来了,再瞅瞅她爹,自打她娘回来就一直瞧着她娘,你不是喜欢许寡妇吗?干啥又这副德行看着她娘?比起她娘她宁愿她娘把许寡妇弄回来呢,可看如今这情况想再将她娘弄走就难了,万一和上一辈子是的被她

娘卖了咋办。

她不禁看了眼小姑,心中有了同病相怜的感觉,上一世她小姑眼高于顶却死于非命,而她又所嫁非人早早死去,如今重来,不知能否逆天改命了。

迟梅宁倒是不知道自己被侄女同情上了,她将迟老太哄的差不多了见不再有事这才被她娘撵了出来。

迟老太倒了那一下晚饭喝了口粥就没再吃,缓了一晚又有迟老头在中间劝着,好歹是想通了,第二日她叫过迟梅宁道,“你当真看不上刘公子?”

迟梅宁看着她娘,“不是看不上,是不合适,咱们两家差距太大了,门当户对很重要。娘和爹还有大哥的心意女儿都清楚,自然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只是我嫁过去日子是过的好了,吃穿不愁,可我与刘公子没有半分共同语言,日子短了还好,时日长了俩人能不离心?到时候夫妻离心不止我过的难熬,就算是孩子也过的忐忑,像他们那样的人家真到那一步,纳妾是必然结局,据我所知就刘公子的爹也是有一房妾侍的,真到那一步,您和爹能给我撑腰还是哥哥们能给我撑腰?在乡下地头上咱谁都不怕,可那是城里的富户,更何况他们亲戚就是县衙的官老爷,咱们拿什么杠。与其嫁个富户委曲求全去过不知未来的日子,女儿觉得还不如嫁个可心人,即便穷点也无所谓。”

她说完就发现迟老太一瞬不瞬有些奇怪的看着她,迟梅宁讪笑着摸摸脸,“娘,咋了?”

“你是个能过苦日子的人?”迟老太白了她一眼,“长到十七都没下过一回地,真给你嫁个穷鬼日后还不得天天跑娘家来哭啊,要是换个厉害的婆家,你早晚被赶着下地干活,不把你磋磨层皮下来就不错了。你以为苦日子这么

好过。”

迟梅宁的确不是过苦日子的人,上辈子都没干过更别提这辈子,但她觉得首先她的表达出她的态度来,她就不信不能找个可靠又不用她吃苦的婆家来。

见她这样,迟老太叹了口气道,“娘昨日是过激了,总想着吃饱穿暖就是享福,却忘了夫妻过到一处不只是吃喝这一件事了,夫妻呢,最主要的还是夫妻同心,再苦再难也就熬过去了。”

“娘,您真好。”迟梅宁抱着迟老太的胳膊就撒娇,“我就知道您对疼我了,昨天都吓坏我了,我以后再也不气您了。”

迟老太看她一眼,伸手摸摸她脑袋,无奈道,“大概上辈子欠了你的了。”

迟梅宁嘻嘻一笑,“那不一定,指定是闺女上辈子做了啥好事儿和才被老天爷发配到这给您做闺女。”

迟老太眉头一样,“那倒是。”过了一会儿又说,“唉,娘昨晚想了一晚上也和你爹商量了,突然也觉得这刘家的婚事没那么好了。”

迟梅宁心中一喜。

就听迟老太接着说,“娘想了一下,刘家这种富户不合适,就只有程子阳最合适了。”

“娘!”迟梅宁叹了口气,“那日我是让您逼狠了说胡话呢,像程子阳这样的人日后肯定要出人头地的,人家都说了看不上我了,我干啥非得去贴他啊。”

迟老太瞪了她一眼,“可娘这会儿又觉得程子阳挺好的,咱一个村里住着,他啥样人娘也知道,抛开以前他不稀罕你家里穷了点之外,真的挺合适的。再说了,李秀娥那婆娘也是个性子软的,就我闺女嫁过去指定不吃亏。”

迟梅宁差点没被噎着,什么叫她嫁过去肯定不会吃亏?她是那种强悍又不讲理的人吗?

迟老太哼了一声道,“程家独门独户在这没啥靠山,可咱迟家不一样,世代在这住着,有我们给你撑着腰,晾他程子阳也不敢欺负你。而且要实在过不下去了还有爹娘兄嫂帮衬,日子总能过的下去,再有程子阳带个读书相,说不定哪日考个

举人老爷回来,我闺女就是举人娘子,也能跟着过好日子。”

越说迟老太越觉得这门亲事靠谱,却不知听的迟梅宁冷汗连连。

过了一旬迟长山回来说了刘家的看法,这婚事显然是不成了,迟长山心里遗憾,可

如今连他娘都改了口他也无能为力。临走前迟老太让迟长山将刘家带来的礼品系数送回,就连刘太太送的簪子也装好一起带了回去。如何去还迟梅宁尚不清楚,除了对刘玉清的错爱深表抱歉,总之是了了一桩心事了。

迟家接连吹了两门好婚事这事儿不过一天的功夫就在村里传开了,好事的妇人趁着闲暇的时候又开始嚼舌根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