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听完这位记者的问题,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理解与耐心,他缓缓说道:“这位记者朋友的问题非常尖锐,也是大家可能都会感到好奇的地方。
确实,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将便携式体外心脏除颤仪(AED)与机器人集成的在服务型机器人身上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将这项技术的突破列入到我们未来的研发计划中,并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然而,之所以没有选择在这一代智能服务型机器人身上直接集成AED,主要是出于几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技术成熟度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关键因素。
AED与机器人的集成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结合,更是软件与硬件、算法与设备之间深度融合的过程。我们需要确保这一集成能够在各种紧急情况下稳定、可靠地工作,不出现任何可能导致误操作或延误救援的问题。
这需要时间,需要大量的测试与优化,以确保万无一失。
其次,是成本与普及性的平衡。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但将AED集成到机器人身上,无疑会增加产品的成本。
而我们这一代智能服务型机器人的定位,是希望它能够尽快地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广大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得力助手。
因此,我们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成本因素,力求在功能、性能与价格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再者,是法规与标准的遵循。将AED集成到机器人身上,涉及到医疗设备的监管与审批问题。
我们需要与相关的医疗监管机构进行深入的沟通与合作,确保我们的产品能够符合所有的法规与标准,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与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
这也是一个需要时间与耐心的过程。
最后,则就是产品功能和定位上的权衡,这项功能可能大部分人都不太需要,但却要白白支付一大笔钱,所以为了权衡这大部分用户群体的需求,所以我们没法将这款医疗设备,这项功能集成到机器人身上。
当然了,如果需要的话,用户只需要额外购买一款便携式体外心脏除颤仪(AED),我们的机器人就会自行使用的,和集成在机器人身上的没有太大区别。当然了,就是使用起来不方便罢了。”
讲到这里,缓了口气说道:“所以,虽然我们已经看到了AED与机器人集成的广阔前景,但出于技术成熟度、成本普及性以及法规标准等多方面的考量,我们决定先将这一代智能服务型机器人推向市场,同时加速推进AED集成技术的研发与测试工作。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一切准备就绪时,我们一定会为大家带来一款更加完善、更加强大的智能服务型机器人,让它成为每一个家庭不可或缺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