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骑马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张士信则在队尾压阵,兄弟二人带着士气高昂的两万东吴精锐,杀气腾腾地向东边奔去。
巳时时分,以张士诚为首的先头突围人马已抵达了燕桥浜地域。随着数十声“嘭嘭嘭”的爆炸声响起,张士诚所在的先头部队是一阵人仰马翻,这正是常遇春命人布设的“炸炮”。
“炸炮”一响,泥土沙石、人体零部件什么的,在空中飞舞了一阵子。不过,处在队首的张士诚不知是运气特好,还是真的有神灵庇佑,竟然没有什么事儿。
要是张士诚不说被“炸炮”炸死,就是被炸伤,这两万东吴精兵肯定得顿时大乱,常遇春他们也不用费什么事儿。
也许是上天要磨练西吴军的意志吧,张士诚除了受到一点惊吓,没有任何不适。眼见着先头部队被这一阵爆炸搞得有点乱了阵脚,张士诚立即大声喝止部队,让大家稍安勿躁,迅速结成战斗队形。
当然,就在张士诚喝止部队的过程中,常遇春的伏击人马已经是一阵箭雨袭来,紧接着东边和南边都有人马杀出,张士诚的东吴军少不得又是要受点儿损失的。
不过,由于张士诚的果断处置,东吴军的损失并不大,双方你来我往,是好一番恶战。
就在后面的东吴军不断加入战斗,战局呈僵持状态之际,一支人马突然从东吴军的屁股后面杀了过来。
东吴军的队尾是张士信在压阵,这哥们儿的水平大家都知道,比起哥哥张士诚,那就差太远了。
张士信见有西吴军杀了过来,立即命令兵士们顶住,而他自己则骑着马立即往中军处冲去。
站在张士信的立场,他这么做完全没有错。毕竟他是东吴国的丞相,是吴王张士诚的亲弟弟,像他这么重要的人物,怎么能亲自顶在作战的一线呢?这战场之上,刀剑无眼,自己要有个三长两短,那可是东吴国的一大损失,甚至可能直接导致东吴国的全面溃败。
想想东吴要是没了自己,可能就转不动了,张士信当机立断,还是躲到中军里面安全一些。
再来说说那股朝着张士信杀过来的西吴军人马,领头的将领正是王弼。这王弼与朱元璋是正宗老乡,因擅使双刀,被人称为“双刀王”,打起仗来也是个不要命的狠人。
一个是嗜血的主儿,带着精兵亲自打头阵;一个是胆小如鼠之辈,看见敌人就开溜。这一交上火,双方高下立判,东吴军的尾队顿时乱了阵脚。
当队首的张士诚得知队尾受到攻击时,只好命令大军一边抵抗一边向北边撤退。
常遇春、王弼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要东吴军向北撤退,他们肯定是在后面穷追不舍。关键是东吴军这一向北撤退,士气立马就掉了一大截,再加上常遇春、王弼两员猛将一顿疯狂操作,东吴军很快就退到了阳澄湖边。
不少兵士已顾不得张士诚的喝止,开始跳向湖中,有的兵士自恃水性好,打算游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去。
只要有人开始跳湖,很快就形成了羊群效应,越来越多的人就朝阳澄湖里涌了过去,而骑在马上的张士诚在自己人马的裹挟之下,也落入了阳澄湖中。
张士诚虽然是盐贩子出身,但水性并不怎么样。也许他本来水性也不错,只是多年不练,导致游泳技能生疏,这一落水湖水中,张士诚就有些招架不住,连续呛了几口水。
几名亲兵一看,这可不行,连忙去拖张士诚上岸。
就在这时,湖中传来阵阵惊叫,原来有一支西吴水军朝着他们杀了过来。
即使水性再好的兵士,面对船上的敌军,那也是处于绝对的劣势。眼见西吴水军杀来,刚刚被亲兵拖上岸的张士诚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呼喝着手下的兵士,赶紧随他后撤,杀回苏州城去。
要说这一招倒还是真的出乎徐达、常遇春等人的预料。他们当初判定,张士诚在城外遭遇埋伏,一定会继续拼死往东突破,或者是往南突破。因为北边是阳澄湖,湖上有廖永忠的水军,他们肯定是不敢去。也只有向东或向南,才有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