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百一十二章 廖化当先锋(1/1)

从武定侯郭英同志的履历中,咱们可以看出他担任不了此次北伐的主帅,他没这个实力。相信咱们能够看出的问题,朱允炆同志也能看出来。正是因为如此,老将耿炳文便成了此次出征平乱的不二人选。

那么,我们也不得不介绍一下耿炳文同志。耿炳文生于大元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耿炳文同志一生最光高光的时刻是从大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开始后的约十年时间。

大元至正十七年,耿炳文率军攻取张士诚的地盘儿长兴。耿炳文不仅打败张士诚的大将赵打虎,缴获战船三百余艘,生擒敌军守将李福安等人,还顺利地攻克了长兴。长兴地处太湖口,战略位置相当重要。

攻克长兴之后,朱元璋任命耿炳文为总兵都元帅,守卫长兴。此后的近十年时间里,长兴成了张士诚多次谋划欲攻克的地盘儿。可咱们的耿炳文同志就是稳如老狗,任凭他张士诚调集多少军队,就是啃不下长兴这块骨头。

在《明史》里面,朱文正被描述成朱元璋麾下最擅长防守的将领。但如果要找一个在防守作战方面能跟朱文正媲美的人物出来,那非耿炳文莫属。

既然耿炳文善守,那我们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同志当年是多么地用心良苦。那么多开国名将都死在了他的前面,唯独留下耿炳文。

为什么要留下耿炳文?

因为这哥们儿擅长防守呀!一旦有人图谋不轨,想起兵攻打我的孙子朱允炆,有耿炳文来防守,当保无虞。另外,让朱元璋十分放心的是,耿炳文这哥们儿擅守不擅攻,他真是有什么异心,他也攻不下一亩三分地,不足为虑!

反正从历史的结局来看,老谋深算的朱元璋这一回可是坑了亲孙子。

就这样,时年六十五岁高龄的耿炳文同志毫无争议地成了明军平乱的主帅。可是大家不要忘了,耿炳文同志擅长的是防守,不是进攻。而小皇帝朱允炆交给他的任务是平乱,那可是要进攻的呀?耿炳文平乱,似乎还没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八月,耿炳文率大军抵达真定(今河北正定),沿滹沱河的南北两岸分营扎寨,号称大军三十万。据史料记载,当时耿炳文的人马只有约十三万。不过即使是十三万,他的兵力显然要比燕王朱棣多很多。

耿炳文到达真定之后,并没有贸然发起进攻。这位老同志知道,燕王朱棣曾两次挂帅北伐,不是这么好对付的,还是稳扎稳打,等待其他各路人马都汇集齐之后再进攻,较为妥当。

于是,耿炳文让先锋杨松进驻雄县,另派徐凯、潘忠二将分别领兵进驻河间和莫州(今河北任丘市)。如此一来,一个在几何学上最稳定的三角阵形便摆好了。杨松、徐凯、潘忠三将处于三角形的一条边上,而耿炳文亲率的大军则处于三角形的另一个顶点。

听说领兵前来的南军主帅是耿炳文,朱棣可不敢怠慢。毕竟耿炳文可是出了名了老将,自己还没有出生,这哥们儿就已经打出了名头。为了稳妥起见,朱棣让麾下第一猛将张玉率领一支轻骑人马,前去雄县、莫州、河间一带好好侦察一番,看看这位老将有没有留下什么破绽。

张玉只比耿炳文小了九岁,经过一番侦察之后,他告诉燕王朱棣一个十分令人吃惊的结论: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张玉对朱棣说,你让我去找耿炳文的破绽,我可以告诉你,这破绽没法找,因为在我看来,处处是破绽!雄县的杨松部、莫州的潘忠部,还有河间徐凯部,都是军纪不严、防守松懈。依我的意见,咱们率先偷袭雄县的杨松部,其必然向身后的潘忠部求援。

这个时候,咱们可以做两手准备。如果能迅速攻下雄县,吃掉杨松部,就立即埋伏在潘忠出兵救援的路上,再打潘忠一个伏击战。如果吃不下雄县,那也不要紧,咱们只需要留少量兵力在雄县牵制杨松,其余的主力仍旧去打潘忠的伏击战。只要击败了潘忠,雄县的杨松部必然军心涣散、不战自溃。

只要击败了杨松、潘忠这两路人马,南军士气必然衰落,咱们趁着士气正旺,直取真定,将耿炳文这老儿给收拾了!

虽然张玉这话有些狂妄,但其长年处于对北元征战的第一线,朱棣还是十分信任这位麾下第一王牌的。

于是,偷袭雄县的计划就这样诞生了。而偷袭的时间就在中秋之夜。

张玉的话虽然有些狂妄,但张玉并没有骗朱棣。果然如张玉所言,杨松的防守确实相当松懈,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的名是“松”字,为了对得起这个名字,故意为之。

中秋之夜,处于对燕王军队作战最前线的先锋杨松部竟然开起了中秋茶话会。你说这开茶话会,吃吃月饼、赏赏月,顶多再找几个美女表演表演节目,那也无可厚非,可杨松这哥们儿竟然准许士兵们饮酒。不知杨松这哥们儿是不是苏轼的忠实粉丝,看到了中秋的圆月,不禁想起了那句千古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下好了!燕王朱棣告诉他,对于他来说,明月几时都不会有了!因为今天晚上的月亮,将是他人生之中看到的最后一个月亮。

当张玉亲率的敢死队攀上雄县城头之时,杨松的部队竟然还不知情。因为守城的兵士,不是喝多了,东倒西歪倒在城头睡着了,便是借着酒劲儿,在城头嬉闹呢。

就这样,张玉为燕王亲自设计的第一套方案顺利达成。燕王的军队是一顿操作猛如虎,顺利地攻下了雄县。

不过在斩杀杨松、全歼雄县明军之前,朱棣和张玉还是故意卖了个破绽,他们竟然让杨松派去莫州向潘忠求援的人马顺利地出了城。

杨松派出的求援小分队,冲出了雄县的南门,一路避过燕王军队的“围追堵截”,如有神助地直奔莫州而去。

见求援小分队已走远,燕王命麾下军队迅速发力,很快便全歼了雄县的守军。占领雄县之后,燕王并没有更换城头的明军旗帜,只留下少量伤兵扮成明军守城,而他自己则带着张玉、谭渊、朱能等人迅速去潘忠前来救援的必经之地——月漾桥设伏。

雄县距莫州约六十里,杨松派出的求援小分队也就用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的功夫,便见到了莫州的潘忠。

潘忠惊闻雄县遭袭,也来不及细想,立即点起兵马,前去救援。潘忠心里清楚,雄县若失,他的莫州也不可能守住,救杨松就是救自己。况且他平日里与杨松的私交也不错,此时不出手相求,更待何时?

天将发白之际,潘忠的援军全部通过了月漾桥,早已埋伏在此的燕王军队突然杀出。

对于潘忠来说,遭遇伏击不可怕,可怕的是燕王断了他的归路。月漾桥已被燕王的军队控制,自己想要走回头路是不可能了。为今之计,只有迅速向前,去与雄县的杨松合兵一处。在这个指导思想之下,潘忠号令军队跟着他向雄县方向猛杀。

潘忠能想到的,燕王朱棣都替他想到了。让潘忠心有不甘的是,直到他被生擒、带领的援军全军覆没,他也没有见着雄县的城头。

燕王想劝降潘忠,没想到这哥们儿跟先前的宋忠一样,拒绝投降,也算对得起自己的名字“忠”字。当然,潘忠的下场跟宋忠一样,都是被斩首。

连克雄县、莫州二地之后,燕王麾下将领纷纷建议立即南取河间的徐凯部。

朱棣摇了摇头,说道:“南取河间倒不是问题,想取徐凯部估计是不可能了。如果我估计得不错,这哥们儿早溜号了。”

就在朱棣说这话的当晚,一员南军的将领带着上百个亲兵来降,此人名叫张保,正是先前随徐凯驻守河间的明军将领。

张保告诉朱棣,听闻雄县、莫州二地已失,徐凯二话没说,点起兵马便向西边的真定移动。张保正是因为看不惯徐凯贪生怕死的举动,索性带着亲信在半道上开了小差,直接来投降燕王了。

张保还告诉朱棣及众人一个消息,耿炳文号称在真定集结大军三十万,其实大部分军队都还在路上,有的甚至还没开拔呢,此时的真定顶多只有十万人马,在滹沱河沿岸驻扎。因此,张保建议燕王朱棣,立即领兵前去袭击真定。

众将听闻张保此言,也是纷纷附和。真定周边是一展平阳,耿炳文的十万人马不可能都驻扎到真定城中,这沿滹沱河布防也是无奈之举。

耿炳文的军队以步兵居多,而燕王的军队因为长年与北元的蒙古骑兵交手,以骑兵居多。骑兵对步兵,那是有天然的优势。此时,在滹沱河沿岸的平坦地带,正是有利于发挥燕王军队的长处,直接去冲击耿炳文的大营。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