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三十二章 理学法典(2/2)

行舟连忙虚抬双手,却依然小心翼翼的问道:“公子以为然否?”

傅小官坐了下来,决定帮行舟一把。

“小子粗鄙之见,望公仔细一听!”

这句话有点矛盾,所以希若皱了皱那双眉儿,心想既然是粗鄙之见,爷爷为何要仔细一听?再说这理学我可是看了数次,堪称举世之经典,难不成你还能挑出毛病?

可行舟却期待的说道:“愿请公子解惑!”

傅小官没有客气,他侃侃而谈:

“我以为人存于世,就是这世间万物的一份子。公认为理便是人性,我却认为心即理!万事万物由心而发,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傅小官这句话顿时令行舟一呆,这个观点和他的观点截然不同。

在他的观点中,理既然是万物本源,自然是先于宇宙而存在。

可傅小官的观点却是理由心生,是因为有了人,有了想法,才有了理。

“理存于心,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皆可成尧舜!”

此话一出,书房里行舟沧海以及希若尽皆目瞪口呆!

这个观点可就有些逆天了,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皆可成尧舜,岂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皇帝?岂不是天下再无三六九等之分?

这不是乱了套吗?

傅小官不以为意,淡然一笑,“我且问问公,人都是父母所生,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那么人为什么会被分成了三六九等?”

他没有等沧海回答,又道:“如果时光可以追溯,让我们回到人类刚刚诞生的时候,那时候的人,可会有三六九等?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在人类明诞生的过程中,人类需要有卓越智慧的人来领导他们,去抵抗野兽的攻击,去组织食物的采集等等,于是出现了分工。”

“这种分工在最初是平等的,并不会因为你在家里织布就比我在山上采摘果子更高贵。”

“明继续前行,被推举出来的领导者需要维持他们的领导地位,于是,他们将这原本平等的分工变成了高低贵贱之分。随后便诞生了圣学,以三纲五常定下了人伦与命运。”

“大致是这样一个过程,但是我认为这并不公正,因为每一个人的心中所思都有他的道理。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人心本无善恶,却因为有了想法,才会有了善恶观念。”

傅小官口若悬河,将王明阳的心学观点给抬了出来,一席话说的行舟三人脑子里乱成了一团糟。

这番论调太过超前,尤其是傅小官讲到了众生本平等,君权非神授之后,两种思想在他们的脑海里激烈的碰撞,似乎觉得傅小官所言有理,却又觉得难以接受。

“在虞朝时候,我听到了一个词,它叫做樊笼。”

“我曾经说这天地是樊笼,这国家是樊笼,这家园也是樊笼。如果心不自由,那么万物皆为樊笼。”

“现在我觉得还需要补充一句:其实人之思想,才是最大的樊笼!”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