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軏注视着我:莲儿,你真要介入此事?
我拂去他肩上的灰烬:本宫所追求的并非浑水,而是真相。树欲静而风不止......
火光映着湿透的账本,暗纹在烛光下愈发清晰。这场火,烧出的不仅是沈家的勾结,更是朝堂暗涌的波涛。这苏州府,注定要成为搅动风云的起点。
浓烟散尽时,赵雷浑身浴血地踉跄归来,手中紧攥着半截账本。那本册子边缘焦黑,内页却浸了桐油,字迹清晰可见:徐家与十八芝往来账目,每月初五......
我接过残卷,目光定格在\"户部\"二字后的朱批——太子亲信的印章赫然在目。
娘娘!王勇跪地呈上一匣密信,虎贲卫截获的飞鸽传书,沈家密使三日前已往应天府。
我冷笑:太子怕是还没收到消息,本宫倒要看看,这火能烧到谁的屋顶。
第二日,苏州府衙前的石阶上挤满了百姓。我将沈、徐两家霸占的田契铺在案头:这些年,你们被强征的田亩、被克扣的赋税,今日起全部归还!
人群中爆发出欢呼,汉王妃千岁!我抬手压下骚动:但有一事需诸位相助——若知晓沈徐二家余孽藏匿之处,官府赏银百两!
话音未落,已有老农颤巍巍跪地:娘娘,沈家大郎的小舅子在城西钱庄......
王勇立刻率虎贲卫奔出,我转向目瞪口呆的苏州知府:陈大人,你可知罪?
那老狐狸扑通跪倒:下官只是按......
按谁的吩咐?我抽出赵雷夺回的账本残页,按王景的授意,放任沈徐二家勾结倭寇,私吞粮草?
他面色煞白,瘫倒在地。我转动手中茶盏:革职查办,押回应天府!
开仓放粮时,漕运司门口排起了长龙。我站在粮垛旁,看着百姓们接过米袋时颤抖的手:告诉百姓们,江南的米仓,一粒粮都不许流到倭寇手里!
张軏低声提醒:漕运司仅存七成粮,北征军粮......
我打断他:何必惊慌,水师前几日运回去的粮有六十石,即便沈家的粮被毁了些,也足以应对。
这些百姓被剥削多年,你看看外头有多少流民,即便是当地百姓,他们也衣着褴褛。若处理不当,恐怕此地会滋生白莲教之乱。
王将军,稳定此地局势。陛下对江南之事极为重视,不能让这些无辜百姓再受煎熬。你立即带领虎贲卫,安抚民心,设立粥棚,以解燃眉之急。
另外……速通知吏部选派新的苏州知府上任,告知蹇义那老梆子,若再用人不当,致蛀虫为非作歹,本宫便好好查查他吏部。
锦衣卫将急报先行送回,涉案官员则是被押解回应天府。
三日后,朱棣的密信抵达。我展开密信:朕阅奏疏,汉王妃处置得当,着即查办江南诸府粮弊。
张軏凑近:莲儿,太子党羽在杭州布了暗棋......
我冷笑:看来朱棣是非要咱们看看,这江南的水,到底有多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