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预付资金,可以招更多的师生来研究,何乐而不为?
两人经过商定,先给一千块钱,用于研究转运土方、压紧路面、打洞的机械设备,两年内要完成转运土方、压紧路面的研制,并各提供一台样机;在成果上,陆运公司也要挂名。
这三种设备,秦淦西已经将其命名:挖掘机,压路机,盾构机。
这三种机械设备,国外都已经大量使用,只要多出国,总能找到资料和样本的。挖掘机和压路机生产的厂家应该不少,可盾构机的生产厂家应该只在欧洲。
他“以前”看到过不少文章,说夏国想买盾构机,去的是洁美瑞国。
看来今后一段时间里,主要的出国目标是那边。
系统好也不好,只要有功勋点就可以瞬移,但不能指定具体位置,譬如他想具体去哪个厂,系统是办不到的,只能由他自己慢慢搜索,逐个寻找。
达成简单协议后,商定找个时间签个正式协议,把一千块钱付了。
他们两人一直在聊机械设备,开始只是吸引同一个隔间人的注意,后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到来,把隔间堵得严严实实的,温度提高了很多。
秦淦西感觉有点热了、渴了、头也有些昏,拿来茶缸想喝水,却发现茶缸已干,便拿着茶缸挤出隔间。
挤出人群后,寒气扑面而来,他浑身一颤,打了个哆嗦,瞬间觉得神清气爽,连忙把已经不知不觉中解开的棉衣扣子扣好。
装模作样到接水处接水,然后到车厢连接处喝了三分之一,再去把茶缸接满,这才慢慢走去铺位处。
看到那里的人群还没散,笑声不断传出,他就地在通道上的座位坐下,边喝水边看着这一群人。
从内心讲,他很不适应这么多陌生人这么近的围住自己,但看到赵副总一直表现得很自然,他也强行安纳住那丝不适,继续坐在那里和赵副总聊,和其他人聊。
不过既然已经出来,那就不急着回去了。
这种自来熟也很好,秦淦西在这一路上结交了二十来个好友,还了解到十来个行业的现状,知道这些行业的机械设备需求。
几十年以后需要广泛调查的过程,他在火车上的两天多就知道了个七七八八。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人很热情,对如何让国家的强大都有急切的信念。
他们的急迫的信念,秦淦西收到了;他们所在行业的痛点,他也感受到了;对这个年代的实际情况,他有了更多的认识。
聊着聊着大家熟络起来,很快无话不谈,变成了多年不见的朋友。
下车前,大家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给出去;下车后,大家都说今后要加强联系。
此时的京都火车站还是老火车站,在飕飕的寒风中,秦淦西走向大伯家。
初三晚上,伯母和秦丽群坚持要他到那里去住,他也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