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荣向仁接手公司,荣茂便带着妻子周游世界去了,后荣向礼又被押送到澳洲,偌大的荣宅便只剩下荣向仁兄妹二人。一个上班一个上学,白天的荣宅连打扫的佣人都看不见几个,就只沈端恒时常在屋里走动走动,才多出些许人气。沈端恒此次来A市有着一举多得的打算,于私事上,久未与荣向仁见面,正可以沟通兄弟感情;于公事上,则是来参加过几日召开的创新药会议,正经要在这住上一段时间。几日下来,沈端恒便俨然成了荣宅的半个主人。这日闲来无事,听说林姐家的狗生了一窝小狗,便要了一只过来。荣向艺一放学就听见小奶狗嘤嘤嘤的叫声,扔下书包就寻着声音去了。沈端恒做了荣向艺一直想做却做不成的事情,自从听说林姐家的狗怀孕开始,荣向艺就一直惦记着,有事儿没事儿就当着荣向仁的面儿问林姐家的狗什么时候生。但荣向仁一直未给出反应,态度再明了不过了。
荣向仁一进门就发现家里的佣人总在不经意的观察他,待到看见那一大一小正在给一个小奶狗喂奶,餐桌却空着的时候,才知道缘由。荣向仁褪去正装换了家居服,在餐桌旁落了坐,才道“狗要吃奶,人也要吃饭。”话音刚落便有人过来把小狗抱到一边照顾去了,那一大一小这才陆续就坐。狗是沈端恒要过来的,荣向艺不怕,对着荣向仁撒娇道“哥,叫他球球好不好?胖乎乎的。”荣向仁面带笑意地瞟了眼对面的沈端恒,对荣向艺道“你是他的主人吗,就给起名字?”荣向艺没回答荣向仁,倒是机灵地扭头去问起沈端恒“端恒哥哥,我是球球的主人吗?”沈端恒放下餐具,用极为绅士的语调答道“荣向艺小姐,您当然可以成为球球的主人了。”对面的小奶狗战线联盟一唱一和,荣向仁只得败下阵来。见我方形式大好,荣向艺又大胆起来,“那他今后就是荣球球了。”听“球球”前面又给加了个“荣”字,荣向仁才正色道“不许给狗起人的姓氏!”
饭后,小姑娘自去做作业,荣、沈兄弟二人则在书房开始了最近一段时间都在讨论的话题。
A市地理位置优越,有着各类经济体都能蓬勃发展的优质土壤。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不断改革与医药体制的不断转变,A市的医药经济也更加活泛起来。谢氏医药作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历经近百年的传承,早已经在大众心中树立起了的良好的口碑与形象。新晋的荣氏医药能在短时间内就成长为一个大有赶超谢氏之势的大规模企业,实属一个创业奇迹。谢氏根基厚实,荣氏则有着起步高,发展快的优势。在外人看来,荣氏似乎可以与谢氏抗衡,但是只有内部人士明了,实力上荣氏还是略显单薄,尚有待发展。
荣向仁接手公司后并没有立即实施自己的管理模式而是按照荣父与公司前辈的意见扎实业务与药品质量,逐步拓宽业务领域。想在A市的医药领域独登高位并不是不可能的事。谢氏百年基业确实让人生畏,但年头多了必有沉疴,只待关键时刻抓住机会,点到命门便能一击即中。而且谢氏基底大,突破创新的余地较小,短时间内不会对荣氏造成太大的压力,这恰好给荣向仁以及荣氏空出了成长空间。目前,荣氏已经率先顺利地完成了掌事者的交接班工作,正逐步稳固重新走向正轨。而另一面,谢万廷的独子宁未知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出入公司,业界都对他赞口不绝,是个尤为出色的人,更会在将来成为荣向仁最强劲的对手。但据说,谢氏父子二人在管理上分歧很大,只是碍于谢万廷仍在位,宁未知的办法尚无法在公司实施。可以预见,谢氏更换当家人的过渡期必然不会安稳,两代管理者理念不同,谢氏必将面临重大革新。究竟是在蜕变中自革其命还是能涅槃新生,一切都还未可知!而荣氏的前景却是一片大好。
荣氏的产业链比较完整,制药、研发、销售都有涉及,但是目前能给予公司支撑的主打业务还只有制药和销售。新药品的研发尚无法独立出来。
新药的开发历来都是一个周期极其漫长的过程,同时又很难出成果。从项目立项、临床前研究、CDE待批临床、临床试验、CDE待批生产再到批文生产转移。每一个阶段都要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为支撑。单就立项一项,就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工作,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研工作和多方面的考察,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着市场前景不好难回成本的局面。立项之后是研发,能够顺利得出预判的结果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在已经得出的结果中反复尝试以选取最合适的合成路线、合成原料、合成设备和合成技术。
开发也是一个难点。例如,制剂的开发是药物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能发挥出不同的作用和用途,选择合理的制剂剂型可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公司需要通过大量的工作来摸索制剂处方工艺、选取制剂工艺的各原辅料和制剂设备,外加判断制剂成本。还要根据临床用药的实际需求及药物的理化性质确定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型,再通过原辅料相容性试验来选择合适的辅料,筛选最佳的制剂处方。然后,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选择合适的工艺,筛选并确定关键工艺参数并进行工艺放大研究。之后,根据相关样品的影响因素及其他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包材及储存条件。最后形成制剂及处方设计合理、工艺稳健可靠、稳定性良好、符合临床应用需求及药品注册申报要求的产品。
最后,研发资料送CDE后还要经历漫长的等待期。一款新型药品走完所有流程通常都要7-8年的时间,其间还要面临各种难以预估的风险。
荣向仁在公司管理上逐步成熟,但在医药研发上并不如沈端恒专业。虽然公司有专门的研发部门和研发人才,但荣向仁还是会常常听取沈端恒的意见,两人每到新品研发的阶段都会就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讨论。沈端恒这次来A市时间比较充裕,有大把的精力帮助荣向仁参谋新药品研发计划。沈端恒常年处身于国外的医学环境中,比较了解国外的形势。国外在新药的研发上十分重视,通常研发团队都非常庞大,配有数位科学家和专家级别的研发人员,且人员固定专业性非常强,这也是荣氏以及国内水平无法匹及的。目前,国内的整体大环境比较浮躁,很多医药研发人员认为花费大量财力精力去做一个结构复杂、合成不易的化合物得不偿失。这种极为功利和消极的想法正是国内医药创新的重要症候,若是能把研发移到海外利用国外的优良创新环境培育属于自己的研发机构,那对于荣氏来说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推动。
荣向仁一直都在考虑沈端恒的这个意见,此次沈端恒回国参加创新药会议,再次提及了自己的想法。谢氏今天的成就绝对不是仅仅凭借制药和销售能够达到的,真正使他们立于A市医药领先地位的是他们老一辈流传下来的自创药方。单纯发展制药和销售只会使公司逐步沦为廉价工厂,打败谢氏的根本途径不在于使谢氏变弱而在于从血脉上使荣氏变强。新药研发才是能令荣氏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基石。趁着荣氏这么好的发展前景,及时给自己留足后备动力才是关键。金钱不转变为技术只是一堆废纸,只有发挥他的价值,这个东西才有了存在的意义。
荣向仁当然认同沈端恒的想法,但迟迟未能确定相关事宜,只觉得欠缺一个时机。当前,在市场份额的分配上仍是谢氏占有一定优势,虽然发展自身才是硬道理,但是拓宽发展路径也是前进的重要方式之一。荣向仁作为管理者作为领导者,与沈端恒纯粹的科研思维尚有一定差别。商人总是要在利益的道路上寻找捷径,荣向仁是一个商人,眼前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一样,都会对他造成有极大的吸引力。而眼下捷径已经若隐若现,谢氏的内部矛盾比想象的要多得多,也许用不着谢万廷正常卸去职务交手宁未知的那一天。宁未知说到底是谢万廷的私生子,重男轻女的谢万廷此时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公司和宁未知身上。他的正妻之女谢芊和早就暗地里培植了自己的力量,只待时机成熟必会爆发,届时谢氏怎一个乱字了得。医药关涉民生大计,乱就会出错。因此,当前荣氏的首要策略不是创新战而是信息战,与其在技术上努力赶超,不如找到对方的致命弱点,连根拔起。
许多年后,荣向仁每每回忆起往事,都会感叹:当年自己也只是凭借着一颗年轻商人应具有的野心,立下志愿,哪里会想到短短几年后,谢氏便当真遂了他的心意。那一天,A市爆发了影响广覆全国的重大医药案件,就是这场案件,让长达百年的谢氏医药轰然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