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墨玉- 21(1/2)

21.

在欧阳黎整理她屋子里那一片狼藉时,路三生正在翻看她们带回来的那堆资料。

刚回来的时候,路三生被欧阳黎屋子里的惨状吓了一跳。

倒也不是有多乱,只是淌了一地的红油漆蜿蜒延伸到墙角,过了几日早已干涸,成了一个个暗红的凸起硬块,看起来颇为可怖,活像是个什么天然的鬼片现场。

对此路三生并没有多想,只是惯性地认为欧阳黎的动手能力惨烈得与她的常识认知程度如出一辙。

不过原本路三生就算没法动手,也是想蹲在旁边监督欧阳黎整理家里的惨状的——她对欧阳黎的常识和动手能力实在放不下心。

但一向几乎试图在她身边筑窝的欧阳黎这次却一反常态,坚决地让路三生先回去休息。

在欧阳黎的再三保证下,路三生将信将

21.

在欧阳黎整理她屋子里那一片狼藉时,路三生正在翻看她们带回来的那堆资料。

刚回来的时候,路三生被欧阳黎屋子里的惨状吓了一跳。

倒也不是有多乱,只是淌了一地的红油漆蜿蜒延伸到墙角,过了几日早已干涸,成了一个个暗红的凸起硬块,看起来颇为可怖,活像是个什么天然的鬼片现场。

对此路三生并没有多想,只是惯性地认为欧阳黎的动手能力惨烈得与她的常识认知程度如出一辙。

不过原本路三生就算没法动手,也是想蹲在旁边监督欧阳黎整理家里的惨状的——她对欧阳黎的常识和动手能力实在放不下心。

但一向几乎试图在她身边筑窝的欧阳黎这次却一反常态,坚决地让路三生先回去休息。

在欧阳黎的再三保证下,路三生将信将疑地回了自己家。

提心吊胆地听了半天隔壁的动静,见确实没有传来惨叫等诡异的声响,她才稍稍放下心来。

在医院睡了那么久,路三生回到家也没有丝毫睡意,索性便开始研究起那堆资料。

说是资料,其实大部分都是民俗类的杂书,还有几本小说,除此以外就是几份报纸的复印件,据说是老板特地去市图书馆借来复印的。

报纸在最上面,路三生便顺势先翻了翻报纸。

或许是年岁久远,又没有好好保存,日期那一栏已经十分模糊,只能勉强看得出大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时期。

而报纸的内容大多也有些模糊不清,抛开一些时政消息,能与“鬼怪”二字扯上关系的几乎没有。

但老板既然费心把这些东西搜罗来了,必然也有他的道理。

路三生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总算在边角的位置发现一个不算大的标题,关键词是“雪崩”和“山村”。

又翻了几张报纸复印件之后,路三生终于确定,老板让她看的确实是这一条信息。

后面几张报纸字迹要清晰一些,时间横跨不算短,版面也越来越大,似乎是逐渐引起了社会的重视。

事件拼凑起来并不困难,简要概括一下就是某一偏远山村遭遇雪崩,留在村中的人无一幸存。

雪崩淹没村庄虽然并不常有,但也并非什么特别稀罕的事,这件事真正引起关注的原因在于雪崩的来源。

根据第一个跟进那件事的调查组反馈回来的情况来说,那个山村的山头上的积雪是远没有到足以造成雪崩的地步的。

况且那个期间前后也没有发生过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而且正值夏季,更不可能下雪了。

除去这些自然异象,那些埋于雪下的死人也很不正常。

通常来说,在雪崩中丧命的人大多死于窒息,一定程度的恐惧挣扎当然是正常的,但经过专业人士的鉴定,却发现那些人大多在雪崩开始前就已经死去。

他们面带惊恐,死于心脏骤停,还有部分人有被绑缚的迹象。

后来也不知是谁先透露了消息,将整体舆论都引向了“鬼神”方向,引发了无数耸人听闻的猜测,并且在小范围里引起了恐慌。

就在鬼神舆论扩大的同时,官方先一步意识到了不对,下令封锁了消息,只放出天气变化之类敷衍的理由转移视线。

当时媒体并不发达,连电视都是稀罕的事物,这件事被人为地消失于人前后,人们也很快淡忘了这则“未解之谜”。

不过眼下路三生手上的这些报纸却保留了部分当年的事实经过。

但报纸上保留下的东西也有限,路三生甚至有些纳闷老板怎么有能耐翻到这么久远又零碎的记录的。

直到她将报纸复印件放到一边,翻开下面的小说时,她立刻就明白了上一个问题的答案。

作者署名为“一晴”的小说封皮破旧,显然年岁已久远,路三生花了点时间才看清楚封面上的名字——《雪下的山村》。

很普通甚至平庸的名字,若无前因后果亦或名声介绍,这便会是泯灭于书海当中的一册。

托先一步看了报纸的福,路三生立刻明白这本书大概讲了什么内容,八成是与报纸上的传闻脱不了干系。

根据下面基本同名的书籍序号来看,这应该是一套系列丛书,第一本出版时间在最后一份报纸的年份之后,相差了大约两年左右。

第一本书并没有书序,只有标了第一二三章及页码的目录,路三生试着用手机搜索了一下这系列书,却意外地发现这本是在小众圈子里竟很有名。

网络上介绍几乎与“灵异”和“爱情”有关,路三生翻了一些评论,勉强拼凑了一下这套书的剧情。

简单总结一下,就

作者署名为“一晴”的小说封皮破旧,显然年岁已久远,路三生花了点时间才看清楚封面上的名字——《雪下的山村》。

很普通甚至平庸的名字,若无前因后果亦或名声介绍,这便会是泯灭于书海当中的一册。

托先一步看了报纸的福,路三生立刻明白这本书大概讲了什么内容,八成是与报纸上的传闻脱不了干系。

根据下面基本同名的书籍序号来看,这应该是一套系列丛书,第一本出版时间在最后一份报纸的年份之后,相差了大约两年左右。

第一本书并没有书序,只有标了第一二三章及页码的目录,路三生试着用手机搜索了一下这系列书,却意外地发现这本是在小众圈子里竟很有名。

网络上介绍几乎与“灵异”和“爱情”有关,路三生翻了一些评论,勉强拼凑了一下这套书的剧情。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偏远的山村里,一个可怜的小姑娘被当做祭品杀死之后回来向全村人报仇的故事。

原本路三生以为这会是一本通俗的灵异小说,却不清楚评论中频频提及的“爱情”体现在何处。

通过别人的评价了解一本书未免太过片面,路三生便关了手机,与口袋里带出来的那块多余的墨玉放到一边,低头开始翻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