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骏驰亲爹娘亡故,养父离世,蔡家族里都隔了房,着实不亲近。
从蔡家族里得知,蔡骏驰每年书信没断过,直至十五六年前。以前都是寄书信,送银子,请族里人帮忙照料爹娘养父等人的坟头,至十五六年前,则是派人回乡烧纸修坟,且提携了族中后辈子侄,成为蔡家族里第一人,内外人等无不赞叹羡慕。
外人、哪怕是族里人,对“蔡骏驰”的情况并不清楚,只知道他得了京城贵人青眼,为贵人办事,有财有势,非同一般。
可见,“蔡骏驰”的伪装十分成功,模仿了原主字迹,不露面,却给族里好处,这样的情况下,族里哪里会去怀疑他?即便真察觉了哪里不妥,也会装傻充愣。
不过,书信是十五六前停止的,因为那时自有人派回去处理事情,用不着再写书信拜托族里。实际上,蔡幕僚身在贤郡王府,深得郡王信重,二十年前就到了郡王府,却是隔了几年才派人回乡。
穆清彦对这个时间点很敏感,因为那时正是雪家事发。
这个蔡幕僚,莫非是等着雪家之事尘埃落定,才有闲工夫处理自己的琐事么?
雪家事中,蔡幕僚……亦或者称他赵书成才对,究竟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把要查的事情全都梳理一遍,接下来就是等待。
心知一时半会儿得不着消息,穆清彦决定先去飞仙镇,等那边案子办完,再回转松陵府。袁骋就在溪云县,距离不远,但出于谨慎考量,穆清彦并没有去找袁骋求助。尚且没到绝境,又事涉敏感,他对袁骋还没信任到那个程度。
从松陵府去飞仙镇,用了四天。
一开始走官道,天气又好,行程很快,但飞仙镇很偏僻,离了官道,前行的道路弯弯折折,也不大好走,行程不得不一再减缓。
飞仙镇在无南县治下,无南县地理位置就偏,山多,地贫,人口也少,只是个小县城,比不得凤临县繁华热闹商旅众多。从无南县去飞仙镇,坐车也得近一天,主要是路不好走,还要进山。
飞仙镇就在山里。
绕着盘山路,经过两三个小村子,在傍晚时分,飞仙镇终于出现在视野之中。
尽管是在山里,但越走越开阔,飞仙镇就坐落在群山下的开阔地带,依着山脚是一条长街,裁缝铺、打铁铺、胭脂水粉铺……茶摊儿、饭庄、酒肆……各样铺面也算应有尽有。长街是青石铺就,整齐宽敞,很有些年头了。在长街后面,顺势朝山上一层一层错落矗立着各色房屋,街边有石阶儿朝上,其中有一条石阶儿颇为宽敞,乃是直通山顶。
站在镇子入口,一座石头牌坊立在这里,上书“飞仙镇”三个大字。
仰头望向镇子后面的高山,最显眼一处是凸出的一块石台,在山顶最高处,但凡来镇子的人一眼就能看见。那里备称为“望乡台”,当然,镇上的人可不承认望乡镇这个名字,所以他们也不叫望乡台,而是叫“飞仙台”。
距离飞仙台不远,有一座庙宇,名为“仙女庙”。
仙女庙香火鼎盛,求姻缘最灵验,庙中只有妙龄女子侍奉,被统称为“仙姑”,另有一个掌管庙宇事务的人,称为“仙姑婆婆”。
这是独属于飞仙镇的习俗,每几年就要挑选十二到十六岁之间的女子入庙侍奉,庙里只供奉仙女神像,这神像也有番来历。仙姑婆婆诞生于仙姑之中,不同的是,仙姑们侍奉有年限,一旦满二十岁就得离开归家。当然,也有例外,当前一任仙姑婆婆大限将至,要挑选继承人,便会从仙姑们之中选择三五个候选者,一旦成为庙宇掌管着,将终生不嫁,一辈子侍奉仙女,不可踏出庙门一步。
根据林嘉送来的资料,飞仙镇有两个大姓,一个姓唐,一个姓娄。
林嘉本是应邀来飞仙镇游赏,谁知意外听到唐娄两户人家吵架,吵着吵着竟然揭出一桩人命案。
作者有话要说: 太困了,眼睛睁不开,只有半章,明天再补